[发明专利]一种桑枝菌及其规模化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26294.9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2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露民;刘惠民;程博;赵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尚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75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菌种 食用菌 规模化 桑枝 养殖 种植 食用菌养殖 保温保湿 产品品质 环境选择 菌种选择 容器消毒 色散光线 通风换气 栽培过程 中高温型 低温型 感染率 无异味 有效地 补水 虫害 硬体 中温 生产成本 室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枝菌及其规模化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植环境选择:选择无虫害、无异味,既能通风换气又能保温保湿,有色散光线充足的室内;(2)容器的选择:将硬体容器消毒后作为食用菌养殖的容器;(3)菌种选择:春天和秋天养殖食用菌选择的菌种是低中温型品种,夏天养殖食用菌选择的菌种是中高温型品种,冬天养殖食用菌选择的菌种是低温型品种,大大提高了产品产量和产品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地提高了培养时的补水效果,也降低了整个栽培过程的感染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桑枝菌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桑枝菌及其规模化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种桑养蚕大国,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桑枝产生,过去人们往往是把它当柴烧或者随意丢弃在田间地头,任凭风吹雨淋,不但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而且污染了周围环境。如今,这些桑枝已经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变废为宝,被粉碎成桑枝屑作为主要原料来栽培菌菇。
因为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所需劳动力少,投资费用不高,且能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并且还能减少浪费,节约资源,减少桑园的病虫害,受到农民的欢迎,但是,由于农民是小面积栽培,没有专用的栽培房,无法实现规模化种植,并且也会因为管理不善,种植方法不对而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桑枝菌及其规模化种植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桑枝菌及其规模化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植环境选择:选择无虫害、无异味,既能通风换气又能保温保湿,有色散光线充足的室内;
(2)容器的选择:将硬体容器消毒后作为食用菌养殖的容器;
(3)菌种选择:春天和秋天养殖食用菌选择的菌种是低中温型品种,夏天养殖食用菌选择的菌种是中高温型品种,冬天养殖食用菌选择的菌种是低温型品种;
(4)桑枝菌的培养:将暴晒两天后的桑枝破碎成桑条屑,将剪伐晒干的桑枝粉碎成屑,按桑木屑80~90%、麦麸10~20%、石灰3~5.6%、蔗糖1~2%,另外添加营养素2袋,克氯素1袋,料水之比1∶1,灭菌前调pH到6~6.5,混合后装入硬体容器内(每个硬体容器内装0.8~1.0千克),将装好的硬体容器密封放入灭菌灶,在100℃温度下灭菌10小时,把灭菌后的硬体容器在温度降到60~70℃时搬进冷却室,待硬体容器温度降到30℃以下,菌棒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再移入恒温养菌室内进行养菌,接种7~10天后,容器内将长满菌丝;菌丝适度转色后,可进入菇棚,进行变温催蕾,维持容器含水率50%~55%,昼夜温差10℃以上,持续4~5天,形成原基;形成原基后,脱掉容器出菇,每天补水一次,8~10天后待表面出现大量菇蕾,菌盖肥厚紧实、菌褶上菌膜尚未破裂开伞时为采收适宜期,采收后,去菌菇根部连带泥土等杂物,进行产品包装,即可上市鲜销或保鲜处理。
进一步的,室内养菌期间,要加强通风换气,灵活堆放硬体容器,确保容器温度25~28℃,防止高温烧菌。
进一步的,所述硬体容器包括陶瓷制品容器,木材制品容器,金属制品容器,纸质容器,竹制品容器和塑料制品容器。
进一步的,所述硬体容器侧壁上透明塑料窗。
进一步的,补水可采用雾化器喷水。
进一步的,将所述硬体容器内灭菌冷却后的的菌棒上端面擦净、消毒和整平处理后,用打孔器在菌棒表面均匀打3~4个接种穴,直径1.5cm,深2cm左右。接种后在菌种洞上方粘贴无菌透气膜;将削膜打孔后的菌棒运至出菇房,采用串轴串挂的方式通过菌棒中心孔将若干菌棒立式串挂在串轴上,串挂出菇,按需补水,进行出菇培养,接种采用自动机械或者人工方法进行。
进一步的,消毒可用气雾消毒剂熏蒸,用量为4~5g/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尚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尚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62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林下食用菌和中草药轮种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仿野生羊肚菌的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