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平衡锚锚台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27493.1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47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佘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71/00 | 分类号: | B63B71/00;B63B21/24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张明立;葛胜非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衡 锚锚台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平衡锚锚台的设计方法,首先根据锚系布置图,过锚链从锚台的出口点做垂直于锚链中心线的垂面;然后过锚链从锚台的出口点做水平面,与垂面的相交线上做一条线段;过相交线做与锚链中心线夹角为θ的平面;然后分别作两条平行于相交线上的线段,距离分别为锚爪顶部边缘线向上100mm和底部边缘线向下550mm,连接两条线段的端点,形成一个长方形,此长方形即为锚台面板;最后在锚链筒下口设置半圆钢用来防磨,再分别增加四周围板和内部加强件,本设计方法容易操作,周期更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或海洋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平衡锚锚台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船舶锚系的设计过程中,往往使用带凸缘型铸钢件的锚唇和圆形锚台的结合的设计方式,虽然这种设计已经使用于很多的船舶,但这种凸缘的设计的往往根据设计者的经验或母型船,凸缘的线性需要经过拉锚试验的验证和不断的修正以满足要求,且凸缘的铸造因线型复杂也显得相对困难,而往往制造的精度不够,导致后期现场工艺修补,不仅设计、制造、安装都很有难度,过程也相对不可控,周期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在技术的复杂、不可控、周期长,而提供一种准确度更高,更容易操作,周期更短的锚台设计方法,具备制式化的设计流程。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平衡锚锚台的设计方法,在锚收上来以后,锚处于竖直状态,该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根据锚系布置图,过锚链从锚台的出口点作出垂直于锚链中心线的垂面,所述锚链从锚台的出口点位置根据起锚过程中距离球鼻艏或外板的最近距离来确定;
步骤S2、过锚链从锚台的出口点作出平行于水平面的平面,平面与步骤S1中垂面有一相交线,在相交线上作出一条线段,选定线段的长度为锚最大宽度加900mm,以选定线段在锚台出口点两侧均分;
步骤S3、过步骤S2中的相交线,根据锚系布置图中角度θ,作出与锚链中心线夹角为θ的平面;
步骤S4、在过步骤S2的相交线与锚链中心线夹角为θ的平面内,分别作两条平行于步骤S2中相交线上的线段,距离分别为锚爪顶部边缘线向上100mm和底部边缘线向下550mm,连接两条线段的端点,形成一个长方形,此长方形即为锚台面板;
步骤S5、在锚链筒出口下沿,沿平行于步骤S2中的相交线在锚链筒下口设置半圆钢用来防磨,再分别增加四周围板和内部加强件。
作为优选,步骤S4中连接两条线段的端点可以形成正方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设计过程中完全可控,不需要个人经验以及重复的试验,能够完全满足使用需求;同时设计时间大大缩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锚台设计完成的侧视图;
图2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1和步骤S2中辅助平面和线段的示意图;
图3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3中辅助平面,角度θ的示意图;
图4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4中辅助线段,锚台面板的示意图;
图5显示了锚台设计完成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1、锚链筒中心线;2、船体外板;3、锚链从锚台的出口点;4、锚;5、与锚链筒中心线垂直且过锚链从锚台的出口点的平面;6、过锚链从锚台的出口点的水平面;7、平面5和平面6的交线;8、交线7上的线段;9、与锚链筒中心线夹角θ的平面;10、角度θ;11、半圆钢防磨材;12、锚台上边缘;13、锚台下边缘;14、锚上边缘;15、锚下边缘;16、锚台面板;17、锚台围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74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