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吡唑并嘧啶衍生物在治疗肝肺综合征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27527.7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3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静波;陈焕展;巫鑫;赖树生;李鑫;陆宇;陈丹;吴水华;黄源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519 | 分类号: | A61K31/519;A61P11/00;A61P1/16;A61P29/00;C07D487/04 |
代理公司: | 南宁曙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1 | 代理人: | 罗保康 |
地址: | 543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吡唑 嘧啶 衍生物 治疗 综合征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药物技术领域,特别是吡唑并嘧啶衍生物在治疗肝肺综合征的用途。所述肝肺综合征与肝纤维化致肺损伤有关。本发明吡唑并嘧啶衍生物原为FLT3抑制剂,通过研究发现,本发明吡唑并嘧啶衍生物通过降低肺组织中MDA、NO、TNF‑α、ONOO‑的水平,明显减轻肝纤维化致肺损伤所诱发的炎症反应,对肝纤维化致肺损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技术领域,特别是吡唑并嘧啶衍生物在治疗肝肺综合征的用途。
背景技术
肺脏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在维持机体正常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疾病情况下,肺脏也成为极易受损的器官。在各种急、慢性肝病早期即可发生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并且具有发生早、发病隐匿的特点。在各种原因所致的肝硬化基础上,肝肺综合征的发生率高达5%~32%。
炎性反应在HPS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肺组织及肺血管内巨噬细胞的大量聚集、激活和各种炎性介质的释放在触发HPS病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针对巨噬细胞聚集或炎性细胞因子进行治疗能够改善HPS的相关症状。
吡唑并嘧啶衍生物(式Ⅰ)是一种靶向作用于FLT3激酶的小分子抑制剂,是申请人自主研发的新型化合物,目前化合物专利已经在中国、美国、日本等地区获得了授权。
目前仅有关于吡唑并嘧啶衍生物在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及银屑病方面的报道,而未见有在治疗肝肺综合征方面的用途。
式Ⅰ吡唑并嘧啶衍生物化学结构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吡唑并嘧啶衍生物在治疗肝肺综合征的用途。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如式Ⅰ所示的吡唑并嘧啶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在制备治疗肝肺综合征药物方面的用途
式Ⅰ。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肝肺综合征与肝纤维化致肺损伤有关。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肝肺综合征与肝纤维化致肺损伤所诱发的炎症反应有关。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肝肺综合征与肝纤维化致肺损伤所导致的肺组织中MDA、NO、TNF-α、ONOO-水平升高有关。
优选地,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包括盐酸盐、硫酸盐、甲磺酸盐、磷酸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肝肺综合征药物方面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如式Ⅰ所示吡唑并嘧啶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作为有效成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
优选地,所述所述药物组合物为注射制剂、口服制剂、外用制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
优选地,所述所述口服制剂包括片剂、颗粒剂、胶囊剂。
优选地,所述药物组合物为控释制剂、缓释制剂、速释制剂。
TNF-α不仅对肺组织有直接损伤作用,而且促使中性粒细胞聚集、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通过释放氧自由基和溶酶体酶导致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增加毛细血管壁通透性;TNF-α还可以进一步诱导肺血管内巨噬细胞的聚集和浸润,使iNOS和eNOS表达增加,引起NO持续、大量释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75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