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阵列基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27863.1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24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赵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黄威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阵列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和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触控电极层;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相互绝缘的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通过触控走线与驱动电路电连接,相邻所述触控电极内的所述触控走线通过至少一个跨桥进行电连接;其中,所述触控走线和所述触控电极同层设置,所述跨桥与所述触控电极不同层设置。本发明通过采用公共电极线替代触控电极线的方式,避免了触控走线、缓冲层和触控过孔的单独制备,节省了两道光罩工艺,进而缩减了阵列基板的制作成本和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阵列基板。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面板薄行化和轻量化的需求,内嵌式触控技术成为面板的必要选择之一。其中,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相对于非内嵌式显示面板的结构区别在于,所述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具有额外的层膜结构:触控走线层和绝缘层。
内嵌式触控显示基板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内嵌式触控显示基板的显示区域的平面机构中,触控电极通过绝缘过孔与触控走线相连接。但是在进行触控走线的设计时,仅有部分触控走线通过绝缘过孔与触控电极相连,且为了简化内嵌触控式显示基板,通常设置触控走线为非贯穿结构。
一般而言,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的设计在功能上满足了客户的触控需求,但是由于触控走线和绝缘层结构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阵列基板的生产成本,复杂了阵列基板的生产工艺。因此,目前亟需一种阵列基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以解决内嵌式触控显示基板中由于绝缘层和触控走线存在导致的阵列基板生产成本增加,阵列基板的生产工艺复杂化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和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触控电极层;
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相互绝缘的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通过触控走线与驱动电路电连接,相邻所述触控电极内的所述触控走线通过至少一个跨桥进行电连接;
其中,所述触控走线和所述触控电极同层设置,所述跨桥与所述触控电极不同层设置。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触控电极设有空隙,所述触控走线位于所述触控电极的栅线之间的空隙中;
其中,每个所述触控电极中的所述触控走线包括电性连接于所述触控电极的第一走线,靠近所述驱动电路的每个所述触控电极中的所述触控走线还包括与所述触控电极绝缘的第二走线,所述第二走线通过所述跨桥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走线。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触控电极包括触控端点,所述触控走线的所述第一走线通过所述触控端点与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每一所述触控电极通过n个所述触控端点与所述触控走线电连接,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每一所述触控电极通过n条所述触控走线与驱动电路电连接;
其中,由1条所述触控端点至所述驱动电路为1条所述触控走线。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括多个引线过孔,所述引线过孔与对应的触控电极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触控电极层之间,所述基板包括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薄膜晶体管,所述跨桥与所述栅极位于同一层。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与所述触控走线电连接的像素电极线,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像素电极线与所述触控电极层之间,所述跨桥由所述像素电极线形成。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像素电极线通过所述引线过孔与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且所述触控电极之间的触控走线断开。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像素电极线通过所述引线过孔与所述触控走线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78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摸屏和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