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芬顿耦合电絮凝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29281.7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8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芳;刘顿;李广贺;张旭;张昊;袁英;魏雨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63 | 分类号: | C02F1/463;C02F1/461;C02F1/72;C02F1/7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渗滤液 阳极 过氧化氢 重金属离子 絮凝处理 电芬顿 耦合电 双氧水 阴极 难降解有机物 不锈钢电极 电芬顿技术 改性碳纤维 氧还原反应 羟基络合物 羟基自由基 处理周期 催化反应 电极材料 胶态杂质 聚合过程 强氧化剂 氢氧化物 絮凝沉淀 悬浮杂质 阴极表面 原位产生 溶解氧 碳纤维 絮凝剂 水解 亚铁 去除 制备 储存 清洁 外部 运输 | ||
一种基于电芬顿耦合电絮凝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以铁或不锈钢电极作为阳极,以碳纤维或改性碳纤维为阴极,溶解氧在阴极表面通过发生两电子的氧还原反应生成过氧化氢,生成的过氧化氢与阳极生成的Fe(II)催化反应生成强氧化剂羟基自由基;阳极产生的及亚铁氧化生成的Fe(III),经过一系列水解、聚合过程,形成多种羟基络合物和氢氧化物,使得垃圾渗滤液中的胶态杂质、悬浮杂质和重金属离子絮凝沉淀而分离。本发明原位产生过氧化氢避免了其在运输储存和使用时产生的危险,处理过程清洁,无需外部持续投加双氧水和絮凝剂。本发明将电絮凝和电芬顿技术相结合,电极材料廉价易得,制备方法简单,处理周期短,可有效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电芬顿耦合电絮凝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生活垃圾日益增多,目前,垃圾渗滤液问题已经成为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瓶颈”,如果处理不当,必将严重污染周边环境,危及周边动植物乃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垃圾渗滤液成分复杂,含有多种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例如As、Cd、Cr、Cu、Pb等),常规的水处理技术并不能深度处理其中的持久性、难降解有机物(例如双酚A、邻苯二甲酸酯、多环芳烃等),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对渗滤液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则更少。
电芬顿技术作为一种高级氧化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电芬顿反应通过氧气在阴极表面还原生成过氧化氢,与溶液中的Fe(II)催化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无选择性的强氧化能力达到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与传统的药剂芬顿法相比,电芬顿法有以下几个显著优势:第一,可原位生成过氧化氢,避免了其在运输、储存、使用时可产生的危险;第二,控制参数仅有电压和电流,便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电絮凝法的原理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铁、铝等金属阳极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原位产生大量铁、铝阳离子,阳离子经过水解、聚合形成一系列多核羟基络合物和氢氧化物,这些产物的吸附能力很强,起到凝聚和吸附污染物的作用;第二,在电解过程中,阳极和阴极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等气体以微小气泡逸出,可以起到气浮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微粒杂质附着在气泡上浮至水面,而后成为较易去除的浮渣而得以去除;第三,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被电解氧化还原成为一些无害的或沉淀的物质而得以去除。
发明专利CN104609612A采用“电化学氧化+絮凝工艺”,先将垃圾渗滤液pH调至6~9,以钇铑合金为阳极,钛合金为阴极,极板间距为0.5~1.2mm,电压为3V~15V,电解氧化1~4小时,需要外部投加絮凝剂进行絮凝沉淀,对COD、NH3-N去除率较高,但对重金属离子去除情况未知;发明专利CN101774714A采用“电絮凝+吸附工艺”,先将垃圾渗滤液pH调至5.0,铁为阴极和阳极,极板间距为10mm,电流密度为10A/m2,停留时间为7分钟,再调节pH至8.0,需要投加改性硅藻土吸附絮凝污水中的污染物,增加了处理成本,且对垃圾渗滤液重金属离子去除情况未知;发明专利CN104787949A采用“光电芬顿工艺”,先将垃圾渗滤液pH调至3.0,以钛基网涂层电极为阳极,以2-乙基蒽醌改性气体扩散电极为阴极,开启氧气瓶、紫外灯以及直流稳压电源,控制氧气流速为80mL/min,电流密度为50mA/cm2,经3小时垃圾渗滤液COD去除率达69%,存在的问题是需要外部投加亚铁盐,且紫外灯的加入增加了能耗,提高了反应器的制作成本,并且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情况未知。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92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