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29386.2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54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利;董学;陈小川;赵文卿;李忠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 模组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包括光源以及设置于光源出光侧的多个出光口;在各出光口内均设有聚光光栅;聚光光栅包括:位于中心的圆形的第一光栅部,以及包围第一光栅部且依次向外扩张分布的多个环形的第二光栅部;第一光栅部以及第二光栅部的透光狭缝均为环形透光狭缝。在背光模组的每个出光口内设置聚光光栅,第一光栅部和第二光栅部的透光狭缝均为环形透光狭缝,可将对应的出光口出射的光线由各个角度会聚到某指定位置。因此在不增大遮光层面积的前提下可以增大出光口的尺寸,使得更多的光线由背光模组中取出,由此有效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显示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新型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技术中,有一种基于液晶透镜(LC LENS)的灰阶显示技术,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由背光模组11,背光模组出光侧的液晶盒12,以及液晶盒上侧的彩膜层13构成。背光模组11出射的光线通过液晶盒12之后向彩膜层13入射。当液晶盒12不施加电信号时,从背光模组中出射的光线经过液晶盒之后入射至其上方的彩膜层的遮光区域上,被遮光材料完全吸收,此时呈现暗态;当液晶盒施加电信号时,可以驱动液晶层形成液晶透镜,从而改变原本入射到遮光区域的光线的出射方向,使其向遮光区域以外的区域出射,此时呈现亮态。对液晶层施加不同的电信号可实现多灰阶显示。
背光模组11的出光口的大小受限于其对应的遮光区域的大小,遮光区域设置尺寸过大则会影响显示装置的开口率,因此现有的显示装置的光效受限于遮光区域的尺寸,显示装置的光能利用率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用以提高光能利用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源以及设置于所述光源出光侧的多个出光口;在各所述出光口内均设有聚光光栅;
所述聚光光栅包括:位于中心的圆形的第一光栅部,以及包围所述第一光栅部且依次向外扩张分布的多个环形的第二光栅部;
所述第一光栅部以及所述第二光栅部的透光狭缝均为环形透光狭缝;
所述聚光光栅,用于将对应的所述出光口出射的光线会聚到指定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背光模组中,所述光源包括多个点光源,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位于各所述点光源出光侧的光学膜片;
多个所述出光口为所述光学膜片上设置的与各所述点光源一一对应的出光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背光模组中,第一光栅部的光栅周期固定,每个所述第二光栅部的光栅周期固定,各所述第二光栅部的光栅周期不相等;
所述第一光栅部的光栅周期大于任一所述第二光栅部的光栅周期;各所述第二光栅部的光栅周期随着各所述第二光栅部与所述第一光栅部之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背光模组中,所述第一光栅部的光栅周期沿着圆形半径方向由中心到边缘逐渐减小;
每个所述第二光栅部的光栅周期均随着与所述第一光栅部之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背光模组中,所述背光模组包还括导光板,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侧面;
多个所述出光口为所述导光板出光面上设置的多个出光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背光模组中,所述第一光栅部的光栅周期随着与所述光源之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每个所述第二光栅部的光栅周期均随着与所述光源之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93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射片及背光模组
- 下一篇: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