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剂提效活性焦炭烟气吸附脱硫与解析再生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29925.2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0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马春元;李军;赵希强;王涛;冯太;夏霄;张世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34 | 分类号: | B01J20/34;B01J20/20;B01D53/86;B01D53/50;B01D5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志坤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剂 活性 焦炭 烟气 吸附 脱硫 解析 再生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催化剂提效活性焦炭烟气吸附脱硫与解析再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1)解析和负载
载硫活性焦和金属基催化剂进入解析 塔,载硫活性焦在解析再生塔预热段析出活性焦炭中的水分,析出的水蒸气由预热段导出进入脱硫吸附塔;在解析段载硫活性焦炭中吸附的二氧化硫脱附离开解析段,经过焚烧炉的再热器后去界外;在冷却段载硫活性焦残余的SO2气体释放导出并进入解析段集中处理,在冷却段载硫活性焦成为再生负载活性焦吸附剂;
2)负载
金属基催化剂在解析再生塔内高温度区域解析段熔融,在冷却段时,金属基催化剂渗透负载再生活性焦炭得到再生负载活性焦吸附剂;所述金属基催化剂为氯化铁,解析段的温度为350-500℃;
3)吸附
焚烧炉产生的烟气经过再热器后进入脱硫吸附塔,步骤2)得到的再生负载活性焦吸附剂进入脱硫吸附塔,与烟气和水反应,吸附烟气中的SO2气体;
4)分离
吸附SO2气体的载硫负载活性焦与洁净烟气进入布袋除尘器实现气固分离,载硫负载活性焦被收集下来并送入解析再生塔进行解析和再生,洁净烟气进行其他污染物处理后通过烟囱排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活性焦的直径为50μm-9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活性焦的直径为50μm-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预热段的温度为105-150℃,冷却段的温度为50-90℃,物料在解析段的时间为20min~2h,物料在冷却段的时间为20min~1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物料在解析段的时间为40min~1.5h,物料在冷却段的时间为30min~1h 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脱硫吸附塔的温度为60~110℃,再生负载活性焦在脱硫吸附塔内与烟气接触的时间为3~10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再生负载活性焦吸附剂在脱硫吸附塔内与烟气接触的时间为5~7s。
8.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剂提效活性焦炭烟气吸附脱硫与解析再生的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解析再生塔、脱硫吸附塔、焚烧炉、除尘器、烟囱、惰性气体发生器,解析再生塔由上到下依次为预热段、解析段、冷却段,预热段、解析段、冷却段的上方分别设置气体导出装置,冷却段气体导出装置连接解析段气体导出装置,预热段气体导出装置连接脱硫吸附塔,解析段气体导出装置的高浓度SO2进入焚烧炉的再热器后出界外,预热段、解析段、冷却段的外壁设置换热介质管箱,惰性气体发生器分别与预热段、解析段的换热介质管箱连接,焚烧炉的烟气经过解析段的换热介质管箱后进入脱硫吸附塔,脱硫吸附塔的气固混合物料进入除尘器,除尘器的固体物料进入解析 塔,烟气进入烟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催化剂的加入位置为脱硫吸附塔的烟气入口、布袋除尘器的载硫活性焦出口或解析再生塔的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惰性气体发生器先与冷却段换热介质管箱入口连接,冷却段换热介质管箱出口连接预热段换热介质管箱的入口,预热段换热介质管箱的出口与惰性气体发生器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却段换热介质管箱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换热介质管箱的换热介质为惰性气体,下部分换热介质管箱的换热介质为空气。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预热段、解析段、冷却段内部设置横向或竖向的换热管;预热段气体导出装置与脱硫吸附塔连接的管道上设置冷凝器。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导出装置由锥形漏斗、多孔网状板、导气管组成,锥形漏斗穿过多孔网状板,导气管位于多孔网状板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992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性焦解析装置
- 下一篇:吸附水体中有机物的吸附剂的原位脱附再生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