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系抗菌母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30089.X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7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鑫;胡必忠;钟元杰;康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大纳米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2 | 分类号: | D01F6/92;D01F1/10;D01F6/46;D01F6/54;D01F6/9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刘小勤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铜系抗菌母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可溶性的亚铜盐与水混合后,加入介孔硅酸锆中进行浸泡吸附,得到混合物;所述介孔硅酸锆的整体粒径为0.5微米-2微米,介孔孔径大小为10-50nm;
步骤2:将硫代硫酸盐、偏磷酸盐和水混合后,加入到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中,反应后烘干,得到负载亚铜离子的硅酸锆粉体;所述硫代硫酸盐与所述偏磷酸盐的质量比值为1:1-5:1,所述硫代硫酸盐与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中的亚铜离子的摩尔比为1:1-5:1;
步骤3:将载体树脂、分散剂、加工助剂和步骤2所得的负载亚铜离子的硅酸锆粉体混合后挤出造粒,得到铜系抗菌母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系抗菌母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可溶性的亚铜盐为氯化亚铜或硫酸亚铜中至少一种,所述可溶性的亚铜盐与所述介孔硅酸锆的质量比为1:19-3: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系抗菌母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浸泡吸附在室温下进行,吸附时间为1-5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系抗菌母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反应在室温下进行,反应时间为1-3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系抗菌母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载体树脂选自EVA、PVC、PE、PP、PET、EP、PA6、PBT、TPE、PA、ABS、PS或UPR中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系抗菌母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分散剂为低分子蜡、改性低分子聚乙烯、硅酸酯、磷酸酯、白油、松节油、矿物油、硅油、羟基硅油、异丙醇、硬脂酸及其盐或酰胺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系抗菌母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加工助剂为马来酸酐接枝树脂、MBS、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或氯化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系抗菌母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各组分配比为:载体树脂15-80重量份、分散剂2-15重量份、加工助剂5-10重量份、步骤2所得的负载亚铜离子的硅酸锆粉体中有效铜2-10重量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系抗菌母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挤出造粒采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温度为130-300℃。
10.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铜系抗菌母粒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铜系抗菌母粒。
11.一种抗菌纤维,由包含权利要求10所述的铜系抗菌母粒经纺丝工艺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大纳米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晋大纳米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008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