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软体连接的水泥基超高性能人造石板材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30173.1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1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钟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兵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E04F13/09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周伟 |
地址: | 433000 湖北省仙桃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造石板材 软体 螺丝钉 金属条 超高性能 水泥基 螺合 超高性能混凝土 不锈钢网格 不锈钢网片 金属骨架 连接部位 软体材料 小块板材 造型线条 螺栓 打孔 锈蚀 结构胶 金属挂 金属丝 上顶部 亚克力 粘连 聚酯 内埋 齐平 墙体 缺隙 弯折 网格 网片 植入 柱状 融为一体 凝固 摆放 木材 | ||
一种带软体连接的水泥基超高性能人造石板材,包括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人造石板材,其特征是人造石板材内埋设有不锈钢网片,不锈钢网格中设置有连接软体,所述连接软体的上顶部与人造石板材的背部齐平。本发明在网片的网格中摆放PVC或亚克力或聚酯或木材等可与螺丝钉连接的具有一定螺合强度的块状、柱状、“T”型状的软体材料,在人造石板材凝固后融为一体。安装时用螺丝钉将不锈蚀的金属丝一端用螺丝钉与连接软体连接,另一端与植入墙体的螺栓或金属挂条或金属骨架连接。或者将金属条弯折成造型线条所需的指定形状,在有软体连接部位的金属条上打孔,并通过螺丝钉将金属条与连接软体螺合,从而解决小块板材只能用结构胶粘连的缺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软体连接的水泥基超高性能人造石板材。
背景技术
现有建筑墙体将天然石材板、陶瓷仿石板、装饰成各种造型线条,主要采用将板材切割成所需造型线条大小的各种规格的板材,安装时首先在墙体植入并固定金属骨架,规格较大的板采用侧面开槽或打孔或背部打孔的方式用金属连接件与骨架连接固定,并打结构胶加固;较窄小的板材由于无法开槽打孔,只能用胶粘剂相互粘连,形成造型线条。天然石材和陶瓷仿石板由于自身脆性较大,较薄的板材开槽打孔容易脆裂,挂装时薄板容易崩边脱落,引起安全事故,较厚的板材虽然增加了安全性,但重量也会同时增加,从而造成荷载大,使各种成本费用增加,较窄小的板用胶粘剂粘连,在室外雨雪、风压、尘土、紫外线等各种环境的侵蚀下,胶粘剂的粘性会逐步降低,加之板材的自重,很容易造成脱落引起的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软体连接的水泥基超高性能人造石板材,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软体连接的水泥基超高性能人造石板材,包括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人造石板材,其特征是人造石板材内埋设有不锈钢网片,不锈钢网格中设置有连接软体,所述连接软体的上顶部与人造石板材的背部齐平,所述人造石板材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经强振、强压、抽真空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软体为“T”型状。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软体为块状或柱状。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软体的数量为一个以上。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软体底部位于不锈钢网片的网格内。
作为优选,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包括525及525以上的高标号水泥、硅灰和矿渣粉、6mm粒径以下砂石骨料、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上述组分加入适量的水按水胶比不超过0.25的比例混凝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6mm粒径以下砂石骨料为4~6目米石、10~20目米石、40~80目米石、80~120目石英粉、800~1200目石英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作为优选,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525及525以上的白色硅酸盐水泥100份、硅灰8~15份、矿渣粉10~30份、4~6目米石50~80份、10~20目米石50~100份、40~80目米石20~50份、80~120目石英粉5~10份、800~1200目石英粉5~10份、聚羧酸高效减水剂0.5~2份、憎水粉0.2~1.0份、氧化铁颜料0~5份、粉煤灰0~30份、纳米材料0.5~15份,上述组分加入适量的水按水胶比0.18~0.22的比例混凝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纳米材料为纳米二氧化硅0.5~5份、纳米二氧化钛0.5~5份、纳米碳酸钙0.5~5份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兵,未经钟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01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