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冷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30467.4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6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孙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00 | 分类号: | F25D1/00;G01M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155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冷 | ||
一种风冷器,包括呈长条状的风冷器主体,所述风冷器主体具有沿长度方向位于所述风冷器两端的两个端面和位于两个所述端面之间的出风面;所述风冷器主体内还设有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贯穿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端面;所述出风通道连通所述进风通道,且贯穿所述出风面。当需要对待冷却件进行冷却降温时,可以将风冷器固定设置在待冷却件上,利用进风装置能够将冷却气体排入至进风通道,冷却气体从进风通道流向出风通道,并最终从出风通道中排出,吹向待冷却件,从而加速空气对流,快速带走待冷却件的热量,实现对待冷却件的冷却。利用上述风冷器,冷却气体能够直接吹向待冷却件,而不会被其他零部件所阻挡,能够更好的对待冷却件进行降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冷器。
背景技术
车辆减震器作为悬架的一部分通常设置在底盘和车身之间,以支撑车身,使汽车能够相对平稳的行驶,提高驾驶舒适性。在减震器开发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减震器进行耐久等可靠性试验以及性能试验。试验过程中,需要控制减震器的温度,以避免减震器因温度过高而得不到有效的试验数据。
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减震器温度过高,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冷却设备直接对减震器进行吹风,加速空气对流,以快速带走减震器的热量。但是,减震器的周围布置有上控制臂、下控制臂和转向节等多种零部件,上述零部件会遮挡减震器,阻碍冷却设备对减震器进行直接吹风,导致减震器的降温效果不理想,仍然影响会所得到的试验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采用冷却设备对直接对减震器进行吹风时,会受到减震器周围零部件的阻挡,导致降温效果不理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冷器,包括呈长条状的风冷器主体,所述风冷器主体具有沿长度方向位于所述风冷器两端的两个端面和位于两个所述端面之间的出风面;所述风冷器主体内还设有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贯穿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端面;所述出风通道连通所述进风通道,且贯穿所述出风面。
可选的,所述的风冷器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出风面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适于配合待冷却件,以使所述出风通道和待冷却件之间具有间隙。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具有背向所述风冷器主体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上设有适于设置待冷却件的容纳槽。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板沿所述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可选的,所述出风通道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风通道沿所述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可选的,所述出风通道为多个,其中至少两个出风通道沿进风通道的周向分布形成出风通道组;所述出风通道组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风通道组沿所述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可选的,所述出风通道为多个,其中至少两个出风通道沿进风通道的周向分布形成出风通道组;所述出风通道组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风通道组沿所述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多个所述支撑板和多个所述出风通道组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的,所述长度方向为所述进风通道的延伸方向,所述出风通道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长度方向。
可选的,所述出风面为圆弧面。
可选的,在被所述进风通道贯穿的所述端面所在位置处,所述进风通道的内周面上设有内螺纹。
可选的,所述风冷器主体还具有位于两个所述端面之间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设有适于固定安装所述风冷器主体的安装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04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膜锂电池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磁化组件及燃气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