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串并联变截面式的发电机副槽通风冷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30703.2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9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力;王蒲瑞;刘文茂;靳慧勇;苏营;李栋;曹君慈;张晓晨;熊斌;焦晓霞;沈稼丰;徐在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1/32 | 分类号: | H02K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麻吉凤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并联 截面 发电机 通风 冷却 结构 | ||
1.一种串并联变截面式的发电机副槽通风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副槽、转子铁心、转子绕组、转子楔下垫条、转子槽楔和串并联式通风沟,在所述转子铁心内设置所述副槽,且所述副槽置于所述转子绕组的底部,所述串并联式通风沟是分别设置于所述副槽、所述转子绕组、所述转子槽楔和所述转子楔下垫条内的通风沟,所述转子绕组与所述转子槽楔之间设置所述转子楔下垫条;
所述串并联式通风沟包括:轴向通风沟和径向通风沟;其中,
所述轴向通风沟为副槽通风沟,即沿转子铁心内部的轴向通风沟;
所述径向通风沟由所述转子绕组、所述转子楔下垫条和所述转子槽楔上形成的多个径向通风沟构成;
所述副槽位于发电机直线段部分转子铁心的轭部;
所述副槽采用变截面的形式;其中,所述副槽的横截面积靠近风扇侧最大,且随转子轴向的延伸远离风扇而减小;
所述轴向通风沟包括:通风沟入口、斜入式风道、垂直风道和通风沟出口,所述通风沟入口位于所述副槽的底部,所述斜入式风道与所述垂直风道连通,所述通风沟出口位于所述转子槽楔的顶部;
所述轴向通风沟,用于将冷却风从所述副槽流入所述转子绕组,再从所述转子槽楔上流出,形成通风冷却回路;
所述转子绕组由多圈铜线和分布绝缘间隔构成;
所述转子绕组上形成的多个径向通风沟的分布绝缘间隔不等,靠近风扇侧的所述转子绕组上的径向通风沟分布绝缘间隔的距离较大,远离风扇侧的所述转子绕组上的径向通风沟分布绝缘间隔的距离较小;
所述斜入式风道位于所述副槽与所述转子绕组之间的连接处,所述斜入式风道为斜圆柱体的结构;
所述斜入式风道的入口边与靠近风扇侧的转子铁心的夹角为钝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并联变截面式的发电机副槽通风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风道位于所述转子绕组内部;
所述垂直风道为由下往上一分为二的结构;其中,
所述垂直风道在所述转子楔下垫条处分为两路通风沟;或者,
所述垂直风道在所述转子槽楔处分为两路通风沟;或者,
所述垂直风道在所述转子绕组内分为两路通风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并联变截面式的发电机副槽通风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通风沟为多个并联的风路,所述轴向通风沟与所述径向通风沟连通,形成串并联通风冷却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070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子芯
- 下一篇:用于电动机的电枢的绝缘薄片、电枢和用于安装电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