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高位巷定向钻进造穴掩护掘进的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31034.0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2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武国胜;张志晶;李伟伟;胡金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铁福来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E21B7/04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张随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顶***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穴 钻进 煤层 定向钻进 水平钻进 瓦斯治理 掘进 抽采 煤岩 掘进巷道 瓦斯抽采 有效治理 煤矿 结合部 结合处 斜向下 搭接 施工 随钻 岩巷 钻机 瓦斯 岩石 重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高位巷定向钻进造穴掩护掘进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下向孔钻机施工定向水平钻进造穴,从高位岩巷向下钻进,进入煤岩结合部;S2:钻进到岩石与煤层结合处时通过随钻判识等技术,控制钻进在煤岩段导斜钻进;S3:钻进到煤层中部后进行水平钻进80‑130米;S4:根据具体情况或条件,利用前进造穴或者后退式造穴方式在煤层中部钻进,如造穴长度1‑5米,造穴间距为8‑10米;S5:S1‑S4的施工为一个循环,如此S1‑S4重复完成搭接循环,控制整个瓦斯治理区域,达到掩护掘进巷道、省去底抽巷的目的;通过利用高位巷斜向下钻进造穴实现瓦斯治理与瓦斯抽采,可有效治理瓦斯,抽采效率高,抽采浓度高,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煤矿高位巷定向钻进造穴掩护掘进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井下煤岩瓦斯治理是煤矿井下最大的难题,我国大部分煤层透气性差,瓦斯含量高、瓦斯压力大,突出危险性大。可钻性差,打钻施工过程中易发生喷孔、顶钻、抱钻等事故,钻孔成形后稳定性差,易发生孔壁坍塌堵孔现象,瓦斯抽采效率低,抽采效果差,瓦斯治理难度大。长期以来受松软煤层渗透率低和钻孔稳定性差因素的影响,松软高瓦斯煤层瓦斯治理难度大,煤矿瓦斯事故的致死率居高不下,因此松软高瓦斯煤层矿区是我国煤矿重大灾害的高发区域,是制约煤矿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为解决井下瓦斯治理难度大的问题,目前也出现很多瓦斯治理的技术,如底板岩巷穿层钻孔和顺煤层钻孔,虽然解决了眼前问题,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底板岩巷穿层钻孔成本高,施工工期长,工程量大,抽放浓度低,预抽效果并不理想,顺层钻孔施工成孔率低,抽采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高位巷定向钻进造穴掩护掘进的工艺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高位巷定向钻进造穴掩护掘进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下向孔钻机施工定向水平钻进造穴,从高位岩巷向下钻进,进入煤岩结合部;
S2:钻进到岩石与煤层结合处时通过随钻判识等技术,控制钻进在煤岩段导斜钻进;
S3:钻进到煤层中部后进行水平钻进80-130米;
S4:根据具体情况或条件,利用前进造穴或者后退式造穴方式在煤层中部钻进,如造穴长度1-5米,造穴间距为8-10米;
S5:S1-S4的施工为一个循环,如此S1-S4重复完成搭接循环,控制整个瓦斯治理区域,达到掩护掘进巷道、省去底抽巷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S1中,所述钻机钻杆的回转速度控制在 90~130r/min,钻进速度控制在 0.003~0.007m/min。
优选的,所述S1中,所述钻机钻杆的后端安装有泥浆泵和水管,钻杆钻进造穴时,水管进水将破碎的煤渣淋湿,再通过泥浆泵排出。
优选的,所述S2中钻进在煤岩段导斜钻进的导斜度为55-65度。
优选的,所述S4中,利用前进造穴或者后退式造穴,造穴方式可以采用机械扩孔方式造穴、水力造穴、或者机械和水力联合造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工艺方法更加的科学合理,采用高位巷下向定向钻进技术,结合造穴技术,实现在目标煤层定向钻进、造穴,是通过下向孔定向钻进钻机在高位巷斜向下进行定向钻进造穴的一种进行瓦斯治理与抽采的方法,实现省去施工底抽巷的目的;通过利用高位巷斜向下钻进造穴实现瓦斯治理与瓦斯抽采,可有效治理瓦斯,抽采效率高,抽采浓度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施工示意图。
图中:高抽巷1、钻机2、岩层3、煤层4、造穴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铁福来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铁福来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10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