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烫伤杯子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31610.1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4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頔昕;李永贵;林思伶;叶祖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闽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杯体 外杯体 杯塞 受热 防烫伤 杯盖 上端 杯子 杯体 底面 固联 杯体上端杯口 高温开水 上端内壁 受热形变 竖向设置 向上弯折 环形状 弯折卡 形变 隔热 烫伤 杯口 隔开 卡槽 卡入 卡柱 烫手 下端 体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烫伤杯子及其工作方法,包括上端具有杯口的杯体、扣合在杯体上端杯口的杯盖,所述杯体包括内杯体和外杯体,所述外杯体受热形变向外移,所述内杯体的上端内壁开设有一环形状的卡槽;还包括一杯塞,所述杯塞包括与杯盖的底面中部固联的杯塞座,所述杯塞座的底面固联有至少两个竖向设置的卡柱,所述卡柱受热向上弯折形变且下端卡入卡槽内。本发明利用外杯体与杯塞上的卡柱受热相变,一来可将外杯体与内杯体隔开一定距离,达到隔热方烫手的效果,二来杯塞上的卡柱受热弯折卡柱内杯体上端的卡槽内,使得杯盖无法打开,防止被杯体内的高温开水烫伤,使用方便,防烫伤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烫伤杯子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杯有塑料杯、玻璃杯以及保温杯等等,其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用品,使用广泛。然而,当水杯内呈装温度较高的开水时,倘若直接用手持握该杯子,则手容易被烫伤,而隔热较好的水杯,又因为不易判断杯内的水温而造成烫伤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烫伤杯子及其工作方法,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可避免烫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烫伤杯子,包括上端具有杯口的杯体、扣合在杯体上端杯口的杯盖,所述杯体包括内杯体和外杯体,所述外杯体受热形变向外移,所述内杯体的上端内壁开设有一环形状的卡槽;还包括一杯塞,所述杯塞包括与杯盖的底面中部固联的杯塞座,所述杯塞座的底面固联有至少两个竖向设置的卡柱,所述卡柱受热向上弯折形变且下端卡入卡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卡柱和外杯体均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卡柱受热向上弯折形变的弯折段长度与卡柱距离卡槽槽底的间距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外杯体与卡柱的形变温度均为45°。
进一步的,所述卡柱呈圆柱状,卡柱的下端部为半球形状;所述卡槽的横截面呈半圆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的横截面直径大于卡柱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卡柱为两个,两个卡柱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杯塞座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杯盖的底面中部开设有用以与外螺纹相配合的螺孔。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位于内杯体内壁从上往下1/3处。
本发明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烫伤杯子的工作方法,工作时:往杯体内部装入高温热水并将杯盖扣合在杯体的上端杯口,杯体上的外杯体受热形变向外移,使得外杯体与内杯体隔开一定距离,实现防烫手;同时杯盖底面的杯塞受热,杯塞上的卡柱向上弯折形变且下端卡入卡槽内,使得杯盖无法打开,避免烫伤;当杯体内的水冷却到外杯体与杯塞上卡柱的形变温度时,外杯体与杯塞上的卡柱均恢复原状,此时可打开杯盖饮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利用外杯体与杯塞上的卡柱受热相变,一来可将外杯体与内杯体隔开一定距离,达到隔热方烫手的效果,二来杯塞上的卡柱受热弯折卡柱内杯体上端的卡槽内,使得杯盖无法打开,防止被杯体内的高温开水烫伤,使用方便,防烫伤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状态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杯塞形变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杯塞形变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闽江学院,未经闽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16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净化功能的多功能水杯
- 下一篇:一种除氯富氢富微电解低氘养生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