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备识别码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32070.9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5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陈詹超;陈少塔;秦溪;罗爱军;封文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云智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32 | 分类号: | G06K9/32;G06F3/048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识别码 信息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设备识别码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接收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输入第二终端的设备识别码;所述第一终端获取带有所述第二终端的设备识别码的第一图像;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设备识别码;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第二终端的设备识别码输入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界面的第一显示区域,所述第一界面的第一显示区域用于输入所述第二终端的设备识别码。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利于减少用户操作,提高移动终端设备识别码输入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识别码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触屏操作已逐渐取代键盘操作,移动终端设备的屏幕已经是操作终端设备的控制面板。现如今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普及更新,尽管移动终端设备的屏幕材质和强韧程度不断改进,但由于屏幕尺寸越来越大、移动终端设备越来越薄,极大增加了碎屏的风险。目前,碎屏已成为移动终端设备故障的首要原因,因此,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为移动终端设备购买碎屏保险。
现如今,电子单据正逐渐取代纸质单据,在客户办理碎屏保险业务的时候需要在电子单据界面手动输入移动终端设备设备识别码,用户操作繁琐,并且手动输入的错误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识别码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以期减少用户操作,提高移动终端设备识别码输入的成功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识别码信息处理的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接收第一请求,第一请求用于请求输入第二终端的设备识别码。第一终端获取带有第二终端的设备识别码的第一图像。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确定第二终端的设备识别码。第一终端将第二终端的设备识别码输入第一终端的第一界面的第一显示区域,第一界面的第一显示区域用于输入第二终端的设备识别码。
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减少用户操作,提高移动终端设备识别码输入的成功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第一终端获取带有第二终端的设备识别码的第一图像,包括:第一终端开启第一终端的摄像头,摄取第二终端的设备识别码的第一图像。或者,第一终端从第一终端的图库中选择第二终端的设备识别码的第一图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第一终端从第一终端的图库中选择第二终端的设备识别码的第一图像,包括:第一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选择操作,第一选择操作用于从第一终端的图库中选择第二终端的设备识别码的第一图像。或者,第一终端利用光学字符识别技术从第一终端的图库中选取M张带有设备识别码的图像,M大于等于1,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选择操作,第二选择操作用于从M张带有设备识别码的图像中选择第二终端的设备识别码的第一图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确定第二终端的设备识别码,包括:第一终端利用光学字符识别技术识别第一图像中的K条设备识别码,K大于等于1,基于K条设备识别码,确定第二终端的设备识别码。或者,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一图像,接收服务器基于第一图像利用光学字符识别技术所识别的K条设备识别码,K大于等于1,基于K条设备识别码,确定第二终端的设备识别码。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第一终端将第二终端的设备识别码输入第一界面的第一显示区域,包括:若第二终端的设备识别码为有效设备识别码,且用户输入的第二终端的设备型号与预设设备型号匹配,则第一终端将第二终端的设备识别码输入第一界面的第一显示区域,预设设备型号为第二终端的设备识别码对应的设备型号。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识别码信息处理的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云智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云智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20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