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大尺寸钨制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32485.6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7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曲选辉;李星宇;章林;秦明礼;陈刚;王光华;龙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9/04 | 分类号: | B22F9/04;B22F9/02;B22F3/04;B22F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尺寸 制品 方法 | ||
一种制备大尺寸钨制品的方法,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首先以还原钨粉为原料,采用气流磨处理得到细粒径钨粉。然后通过喷雾造粒工艺制备得到钨粉团聚体,团聚体呈完全球状且粒度分布可控,能达到规则的粉末堆积状态。采用冷等静压方式将钨造粒团聚体压制成生坯。接着采用低温缓慢升温而高温快速升温的烧结方法,得到高致密度、良好尺寸均匀性的大尺寸钨板坯。低温烧结阶段缓慢升温,使坯体充分还原以降低坯体内氧含量从而保持其烧结活性,高温烧结阶段快速升温,能减少晶粒长大。该制备方法解决了以往大尺寸厚钨板容易出现局部疏松、裂纹的问题,制备出的钨板坯厚度在30mm左右,致密度达到97%以上,且能保证板坯表面和中心位置的尺寸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制备大尺寸钨制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钨因具有高熔点、导热性好、热膨胀小和抗辐射能力优异等特点,在高温下展现出良好的热物理和力学性能,是国防、核或航天等高温应用领域不可替代的关键材料。其中大尺寸钨制品广泛应用于超高温炉的重要部件以及离子溅射、离子注入、镀膜工业等方面。大型晶体生长、镀膜等高端装备的发展对大规格的钨坩埚、热场元件和高纯靶材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例如,钨坩埚是蓝宝石长晶炉中盛装熔体的关键部件,随着芯片尺寸增大,单晶炉向着大型化方向发展,所用钨坩埚尺寸越来越大。钨制品的制造一般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即“钨粉的制备-冷等静压-中频感应烧结-变形处理”。然而,对于大尺寸的钨制品的研制,要重点关注密度均匀性和尺寸精度两个问题。与小尺寸制品相比,大尺寸制品坯料的各个部分在成形、烧结过程中所经历的热/力历史、环境会均存在较大差异,常导致材料晶粒非均匀长大、内应力和产品变形。不同厚度位置密度有较大差异,厚度越厚越难还原、越难烧结致密,表面致密化和中心位置致密化程度不同,导致板坯各位置收缩均匀性差异较大,容易出现局部疏松、裂纹的情况,这会导致板坯在后续变形处理时出现开裂现象,严重影响板材质量;另外,由于原料钨粉常出现严重团聚现象,大尺寸板坯在压制成形过程中各位置的粉末堆积状态不同,以及烧结过程中各位置的烧结温度差异,导致板坯各位置的收缩均匀性不同,从而所制备的钨制品尺寸精度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大尺寸钨制品的方法。本发明从提高原料粉末的流动性和烧结活性的角度出发,采用气流磨处理对钨粉进行分散破碎,提高粉末的烧结活性;并采用喷雾造粒的工艺制备出造粒钨粉,实现规则的粉末堆积状态,最终通过冷等静压成形和低温缓慢烧结工艺,制备得到高致密度、良好尺寸均匀性的大尺寸厚钨板坯。制备工艺如图1所示。
一种制备大尺寸钨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还原钨粉为原料,采用气流磨处理得到分散均匀、粒度分布窄、近球形的细粒径钨粉,此时的粉末流动性和烧结活性大大增强。然后通过喷雾造粒工艺制备得到钨粉团聚体,团聚体呈完全球状且粒度分布可控,能达到规则的粉末堆积状态,从而大大减少在烧结过程中闭合孔洞的形成。另外,成形工艺采用冷等静压的方法,烧结工艺采用低温缓慢升温而高温快速升温的方法,最终制备得到高致密度、良好尺寸均匀性的厚钨板坯,具体工艺步骤为:
步骤一、采用对喷式气流磨装置,对原料钨粉进行两次气流磨处理;第一次气流磨使粉末表面更加圆滑,进一步提高粉末的流动性;两次气流磨均采用氮气作为研磨介质,使研磨腔内氧含量≤0.05%。最终得到气流磨处理细粒径钨粉;
步骤二、将气流磨处理细粒径钨粉、粘结剂、去离子水混合制成浆料。具体为,首先将粘结剂和去离子水均匀混合制成溶液A,所述溶液A中的粘结剂含量为5~15wt.%,然后在溶液A中加入气流磨处理细粒径钨粉并进行机械搅拌至混合均匀,制成浆料,所述浆料中固相含量为60~85wt.%;
步骤三、采用离心式喷雾干燥机对所属浆料进行喷雾造粒,转速范围为16000~20000r/min,雾化压力为100~300kPa,干燥温度在90~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24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高致密度钨烧结制品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硬质合金粉料的高效磨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