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病害智能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33678.3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4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胡玉娟;林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炬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郝传鑫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病害 智能分析 隧道 多方会议 远端 实时传输到 分析处理 工程成本 工程技术 现场作业 信息采集 诊断结果 智能眼镜 专家会议 采集 诊断 分析 检查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隧道病害智能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A,远端对隧道进行切换选择,选择需要进行隧道病害分析的隧道;步骤B,现场作业人员采用智能眼镜对隧道进行信息采集,并将采集到的信息实时传输到远端;步骤C,召开远程多方会议,对隧道病害信息实时进行诊断,所述远程多方会议参加人员包括工程技术专家;步骤D,得出诊断结果。利用本发明提供的隧道病害智能分析方法对隧道进行检查与处理,通过发起专家会议,提高了隧道病害的分析处理效率,降低了工程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检测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病害智能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已建成的各种公路、铁路、水底和地铁隧道不同程度地出现衬砌裂缝、变形以及渗漏水等病害,同时,在建的隧道也需要实时进行监测,并及时处理病害。隧道病害的存在会影响交通质量,威胁到隧道内行车安全,造成安全事故,亟需科学、有效的分析与研究方法,分析评估病害产生对衬砌结构安全和使用性能造成的影响,为病害治理方法与对策提供依据。防治隧道病害的前提是对隧道病害的种类、分布和程度进行详细而全面的调查,通过对病害的系统调查可以为隧道的健康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
目前我国对隧道的病害调查主要采用的是人工现场调查方法,这种方法需要调查人员在隧道内对隧道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包括对隧道裂缝、变形和渗漏水处的位置、长度、宽度和面积进行测量记录,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归类和存档,最后根据一定的标准对隧道病害进行评价。这种人工调查的方法在作业时往往会影响隧道的正常建设进程、调查方法高耗而且低效、在调查过程中往往带有很大的危险性、而且调查时的测量方法和读取数据存在人为的主观因素,数据的可靠性和完备性有限。
鉴于此,设计一种快速高效且可靠的隧道病害智能分析方法,对隧道病害进行检测以及实时处理,是目前市场上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隧道病害智能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A,远端对隧道进行切换选择,选择需要进行隧道病害分析的隧道;
步骤B,现场作业人员采用智能眼镜对隧道进行信息采集,并将采集到的信息实时传输到远端;
步骤C,召开远程多方会议,对隧道病害信息实时进行诊断,所述远程多方会议参加人员包括工程技术专家;
步骤D,得出诊断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现场作业人员还可以采用全息扫描设备对隧道进行信息采集,并将采集到的信息实时传输到远端。
进一步地,所述对采集的隧道信息包括隧道开挖轮廓信息、隧道掌子面信息、隧道支护结构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D之后还包括步骤E,得出诊断结果后,远端与现场作业人员进行通信连接,指导现场作业人员对隧道病害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远端包括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通过WIFI与所述智能眼镜或者所述全息扫描设备进行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现场作业人员还可以采用水泥浇灌密实度测试系统、IoT感测设备对隧道进行信息采集,并将采集到的信息实时传输到远端。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眼镜包括WIFI模块、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地磁仪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全息扫描设备包括WIFI模块、湿度传感器、亮度传感器、移动传感器、倾斜度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隧道病害智能分析方法采用全息扫面器或者智能眼镜对隧道信息进行高效获取,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效率,同时,对获取的隧道数据上传至远端由技术专家进行分析,高效得出隧道病害点,并通过智能眼镜远程指挥作业人员对隧道病害进行处理,使得隧道病害处理更加专业有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炬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炬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36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