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产品自动智能装备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33825.7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1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林妙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创客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B65G47/9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毛雨田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接头 超声波熔接机 测试机构 检测系统 探测装置 自动智能 电子产品 美观 传送机构 加工检测 人工成本 生产效率 数据对比 检测 熔接 | ||
本发明提供电子产品自动智能装备检测系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传送机构、测试机构、超声波熔接机和探测装置,通过使用超声波熔接机,使得充电接头的外壳不易脱落,且熔接后的充电接头更为美观,通过测试机构和探测装置,对充电接头进行检测,通过检测的数据对比,更加容易地挑选出合格的充电接头,既解决了外壳易脱落和不美观的问题,又大大提高了加工检测的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加工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电子产品自动智能装备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电子产品的加工和检测都采用自动化设备,自动化设备的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充电接头的外壳常用的连接方式为胶水粘合或者螺纹连接,存在着胶水粘合的充电接头的外壳易脱落,螺纹连接的充电接头的外壳不美观的问题,且加工完的充电接头还要通过人工搬运到另外的设备进行检测,导致生产加工充电接头的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子产品自动智能装备检测系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传送机构、测试机构、超声波熔接机和探测装置,所述测试机构、所述超声波熔接机和所述探测装置均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的一侧,所述测试机构设置于所述超声波熔接机的一侧,所述探测装置设置于超声波熔接机的另一侧;
所述测试机构包括电压测试器和电流测试器,所述电压测试器和所述电流测试器均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的一侧,所述电压测试器与所述电流测试器相邻设置;
所述超声波熔接机包括超声波熔接头和熔接头传感器,所述超声波熔接头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的上方;
所述探测装置包括探测架和图像传感器,所述探测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图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探测架上;
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熔接头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带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传动方向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传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转线机构,所述转线机构包括转线架、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转线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侧,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气缸设置于所述转线架上,且所述第一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上方,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二气缸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驱动所述第二气缸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的方向往返运动,所述第二气缸驱动连接一转线板,且所述转线板上设置有多个磁吸件,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所述转线板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传动方向和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传动方向上下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机构还包括位置测试机构,所述位置测试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侧,所述位置测试机构包括连接板、测试架和若干测试头,若干所述测试头沿着第一传送带的传动方向等距设置,且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上方,所述测试架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测试架上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与所述连接板驱动连接,若干所述测试头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三气缸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板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传动方向上下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滑轨、第一驱动器、第二滑轨和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第一滑块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所述第二滑块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第一夹子气缸,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第二夹子气缸,所述第一夹子气缸与所述第二夹子气缸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夹子气缸具有第一夹子,所述第一夹子气缸用于驱动第一夹子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传动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夹子气缸具有第二夹子,所述第二夹子气缸用于驱动第二夹子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传动方向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创客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创客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38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