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熊去氧胆酸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肝癌的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33845.4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5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林玩福;仲茂凤;程彬彬;王欢;赵沙沙;赵智豪;张玉忍;阮亦;余钦;郭冰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海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575 | 分类号: | A61K31/57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瑞创华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0 | 代理人: | 邓瑞;辜强 |
地址: | 20008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熊去氧胆酸 制备 肝癌 生物医药领域 肝癌治疗 治疗 预防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熊去氧胆酸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肝癌的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本发明的熊去氧胆酸对肝癌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特别是涉及熊去氧胆酸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肝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肿瘤相关性死亡率位列第二的肿瘤,中国肝癌患者约占全球肝癌患者的一半。尽管目前临床采用手术切除、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等多种进行治疗,其疗效并未令人满意。肝癌血供丰富,血管生成能力较强是其发生迁移侵袭并导致肿瘤复发转移的重要因素,血管生成是指源于已存在的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新的毛细血管性血管的生长。肿瘤血管生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一般包括血管内皮基质降解、内皮细胞移行、内皮细胞增殖、内皮细胞管道化分支形成血管环和形成新的基底膜等步骤。由于肿瘤组织这种新生血管结构及功能异常,且血管基质不完善,这种微血管容易发生渗漏,因此肿瘤细胞不需经过复杂的侵袭过程而直接穿透到血管内进入血流并在远隔部位形成转移。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良性肿瘤血管生成稀少,血管生长缓慢;而大多数恶性肿瘤的血管生成密集且生长迅速。因此,血管生成在肿瘤的发展转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抑制这一过程将能明显阻止肿瘤组织的发展和扩散转移。
现有防控技术的缺点:临床抗血管生成药物种类稀缺:血管生成是肝癌复发转移的重要条件,但现临床批准用于晚期肝癌的一线药物只有索拉菲尼,可通过抑制VEGF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而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药物副作用大,患者受益有限:索拉菲尼仅可使晚期肝癌患者延长生存期约3个月,由于其存在皮疹及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因此很多患者无法坚持治疗,且其耐药性也是该药的局限性之一。临床预防肝癌转移复发效果较差:现临床尚无关于预防肝癌复发转移的统一药物,临床缺乏预防肝癌复发转移手段。
因此,如何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临床抗肝癌种类稀缺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熊去氧胆酸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肝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熊去氧胆酸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肝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作为优选,熊去氧胆酸是作为唯一的活性成分应用于预防或治疗肝癌的药物的制备中。
作为优选,熊去氧胆酸是作为唯一的活性成分应用于抑制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细胞的药物的制备中。
作为优选,熊去氧胆酸是作为唯一的活性成分应用于抑制肝癌细胞IL-8及VEGF的分泌的药物的制备中。
作为优选,熊去氧胆酸是作为唯一的活性成分应用于抑制IL-8诱导血管的生成的药物的制备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实验证明:UDCA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中IL-8和VEGF的表达,进而抑制血管生成,其具体机制可能通过抑制p-IκB的表达,进而促进P65入核表达,同时通过调控p-ERK信号通路,最终抑制了IL-8的分泌而发挥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有利于UDCA这一临床常用药新功效的发掘,有利于肝癌患者复发转移的防治。
附图说明
图1为熊去氧胆酸的结构式图;
图2为熊去氧胆酸对SMMC 7721细胞增殖能力影响示意图;
图3为熊去氧胆酸对EA.hy 926细胞增殖能力影响示意图;
图4为熊去氧胆酸抑制缺氧条件下SMMC 7721细胞IL-8分泌示意图;
图5为熊去氧胆酸抑制缺氧条件下SMMC 7721细胞VEGF分泌示意图;
图6为熊去氧胆酸抑制IL-8条件下血管生成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海医院,未经上海长海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38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