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释红外感应灯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34401.2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7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黄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铭皓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44 | 分类号: | G01R3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6 | 代理人: | 李韵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感应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释红外感应灯检测装置,其固定测试架上端部螺装固定支撑板,固定支撑板左端边缘部螺装左侧支撑竖板,固定支撑板右端边缘部螺装右侧支撑竖板,固定支撑板上表面于左、右侧支撑竖板之间螺装从左至右依次间隔排布的间隔挡板,相邻两个间隔挡板之间的空间为透光通道,各透光通道内分别嵌装活动遮光板;固定支撑板上端侧装设活动推拉杆,活动推杆杆从左至右依次贯穿左侧支撑竖板、各间隔挡板以及右侧支撑竖板的推拉杆通孔,各活动遮光板分别装设于活动推拉杆;机架上端部于固定支撑板后端侧装设有由线性驱动模组驱动的电发热板。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新颖、自动化程度高、测试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释红外感应灯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LED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大功率高亮度LED芯片应运而生;近年来随着大功率高亮度LED芯片的研制成功及其反光效率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功率高亮度LED开始进入照明领域。
现有技术中存在形式各样的LED灯具,且越来越多的LED灯具通过热释红外感应器来实现热释红外感应控制,即为热释红外感应灯。
需指出的是,对于热释红外感应灯而言,在出厂前需要进行检测,以判断该热释红外感应灯是否能够实现热释红外感应控制。其中,现有技术普遍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检测,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热释红外感应灯检测装置,该热释红外感应灯检测装置结构设计新颖、自动化程度高、测试效率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热释红外感应灯检测装置,包括有固定测试架,固定测试架的上端部螺装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固定支撑板,固定支撑板的左端边缘部螺装有沿着前后方向水平延伸且呈竖向布置的左侧支撑竖板,固定支撑板的右端边缘部螺装有沿着前后方向水平延伸且呈竖向布置的右侧支撑竖板,左侧支撑竖板与右侧支撑竖板左右正对布置,左侧支撑竖板的上端部、右侧支撑竖板的上端部分别延伸至固定支撑板的上端侧;
固定支撑板的上表面于左侧支撑竖板与右侧支撑竖板之间螺装有从左至右依次间隔排布的间隔挡板,各间隔挡板分别沿着前后方向水平延伸且呈竖向布置,相邻的两个间隔挡板之间的空间为前后完全贯穿的透光通道;各透光通道内分别可相对左右活动地嵌装有呈竖向布置且分别延伸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活动遮光板;
固定支撑板的上端侧装设有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活动推拉杆,左侧支撑竖板、右侧支撑竖板以及各间隔挡板分别开设有左右完全贯穿的推拉杆通孔,活动推杆杆从左至右依次贯穿左侧支撑竖板、各间隔挡板以及右侧支撑竖板的推拉杆通孔,活动推拉杆的左端部延伸至左侧支撑竖板的左端侧,活动推拉杆的右端部延伸至右侧支撑竖板的右端侧,各活动遮光板分别装设于活动推拉杆;
机架的上端部于固定支撑板的后端侧可相对左右活动地装设有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延伸且呈竖向布置的电发热板,机架对应电发热板装设有左右水平动作的线性驱动模组,线性驱动模组与电发热板驱动连接。
其中,所述线性驱动模组包括有装设于所述机架上端部的驱动电机、主动同步带轮、从动同步带轮,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同步带轮驱动连接,主动同步带轮与从动同步带轮之间绕装有传动同步带,所述电发热板与传动同步带连接。(需解释的是,主动同步带轮、从动同步带轮分别通过转轴可相对转动地装设于机架的上端部,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驱动主动同步带轮的转轴转动;另外,电发热板螺装紧固有相应的隔热座,隔热座通过锁紧螺丝与传动同步带紧固连接,在传动同步带移动时,传动同步带通过隔热座带动电发热板移动,隔热座能够起到隔热保护传动同步带的作用。)
其中,各所述活动遮光板的后表面分别开设有朝后开口且左右完全贯穿的遮光板卡持槽,各活动遮光板通过遮光板卡持槽套卡于所述活动推拉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铭皓照明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铭皓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44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虚拟网络与物理网络的网络对接系统
- 下一篇:兰炭余氨去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