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芽孢杆菌在促进植物生长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34535.4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7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袁静;黄晓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00;A01P21/00;C05G3/00;C05F11/08;C12R1/07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芳;李欣玮 |
地址: | 311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芽孢杆菌 菌株 生产成本低 生物学特性 保藏 促进作用 肥料作用 诱导植物 产业化 抗盐 应用 化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芽孢杆菌在促进植物生长中的应用。本发明的芽孢杆菌为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菌株号:HTTA‑X0189,保藏编号CGMCC No.15770。本发明的HTTA‑X0189菌株生物学特性和肥料作用稳定,培养方法简便可行,生产成本低,容易实现产业化,且本发明的HTTA‑X0189菌株能从多方面促进植物生长,并能诱导植物抗盐,是一株对植物有多功能促进作用的菌株,可减少化肥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芽孢杆菌在促进植物生长中的 应用。
背景技术
栽培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证,我国地少人多,使用肥料是提高作物单 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虽然化肥曾在对农作物增产起过重要的作用,但长期 单纯施用化学肥料,使耕地的理化性状渐趋于恶化,土壤酸化板结,正常结构 被破坏,地力下降,不但直接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而且未利用的化肥进入大 气和水体造成二次污染。纤维素是地球上分布最广,但其它生物包括植物无法 直接利用的资源,我国仅农作物废弃物每年就可高达0.7×109吨,这些原料大 部分被焚烧,不但利用率低,而且给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微生物可以降解 有毒物质和纤维素,修复已经污染的土壤,促进秸秆还田,具有双重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氮、磷、钾称之为植物生长必需的三要素,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 对植物茎叶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有重要作用,磷能够促进花芽分化根系生长和 改善果实品质。钾可调节植物内部细胞水分流动作用,促进植株茎秆健壮改善 果实品质,增强植株抗逆能力。任何一种元素的缺少,将导致植物的代谢和光 合作用受到干扰和抑制,造成植株矮小叶片黄化,产量低品质差。微生物肥料 是微生物生命活动产生的酶和有益物质发挥作用,固氮微生物通过基因nifH编 码合成固氮还原酶将空气中的N2还原为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NH4。土 壤中存在有大量溶解性差,难于被植物吸收无机磷和硅酸盐矿物形式的钾,微生物由phy基因编码合成的植酸酶,可以将植物不能利用的植酸转化成植物可 以利用的有效磷元素。
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具有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没有这些生 长素的参与植物无法达到供人类食用的标准,吲哚乙酸(IAA)是一种植物内源 生长素,参与细胞生长和形成层分裂等多种生理生化过程的调节与控制,在植 物生长中不可缺乏,一些微生物由ysnE基因编码的α-乙酰转移酶和yhcX基因 合成的α-乙腈水解酶控制产生IAA,对植物生长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
自然界中铁元素大多数以不溶解状态存在,植物难以利用,铁载体是一类 具有很强特异螯合Fe3+的小分子化合物,许多植物根际益生微生物可通过合成 这类物质来摄取环境中的铁,与病原菌争夺铁并将多余的铁提供给植物利用, 达到促进植物生长和控制病害的双重作用,铁载体还可螯合锰、铅、汞、铬、 镉等金属离子,对土壤环境修复、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耕地现有超过0.2亿hm2面积的盐碱地,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因人 多地少的国情,提高盐渍土壤的生产力一直受到从国家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提倡, 微生物肥料是微生物在植物附近代谢起作用,大多为活菌制剂,来自陆地的微 生物因为盐渍土壤盐分含量较高,影响其生长而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海洋尤其 极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酷寒、高盐等极端环境,造就了微生物的多种适应性生 存,能更好的在盐渍地发挥作用,促进植物生长,诱导植物抗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芽孢杆菌在促进植物生长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 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日期2018年5月17日,保藏地 址:中国北京,菌株号:HTTA-X0189,保藏编号CGMCC No.15770。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45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