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动力转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35166.0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93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刘广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刚 |
主分类号: | B60G13/14 | 分类号: | B60G13/14;B60K6/26;F03G7/08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动力 转化 装置 | ||
一种汽车动力转化装置,包括传动箱和用于与汽车液压减震器配合使用的第一液压缸与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分别安装在传动箱的两侧,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通过安装在传动箱内的动力传输机构连接,传动箱上还安装有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的第一动力输出机构和第二动力输出机构,第一动力输出机构和第二动力输出机构均与用于进行动力输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动力输出轴安装在传动箱上。该装置设计合理、安全实用,可方便的安装到汽车上,对部分汽车已经输出的动力进行转化、回收,提高了汽车的能源利用率,降低了能源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转化装置,特别是一种汽车动力转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现在汽车几乎成为人们家庭生活的标配,但是汽车的大量使用,也造成了燃油的大量消耗,目前,虽然已经有了电动汽车,但是也是需要消耗电力,都是需要进行一定的能源消耗。
同时不论是燃油汽车还是电动汽车,动力利用率都不是很高,有大量的动力输出都被浪费掉了,如汽车遇到颠簸的路面,会进行上下颠动,汽车减震器会动作,如果这些能量能够转化为汽车的动力,不仅有利于能量回收,降低汽车的能源消耗,而且大大提高了汽车能源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可有效通过动力转化对汽车进行助力续航的汽车动力转化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汽车动力转化装置,该装置包括传动箱和用于与汽车液压减震器配合使用的第一液压缸与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分别安装在传动箱的两侧,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通过安装在传动箱内的动力传输机构连接,传动箱上还安装有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的第一动力输出机构和第二动力输出机构,第一动力输出机构和第二动力输出机构均与用于进行动力输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动力输出轴安装在传动箱上;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无杆腔与第二液压缸的有杆腔连通,第一液压缸的有杆腔与第二液压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无杆腔上还设置有与汽车的液压减震器的无杆腔连通的接口,第二液压缸的无杆腔上还设置有与汽车的液压减震器的有杆腔连通的接口。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汽车动力转化装置,所述动力传输机构包括传动齿条,传动齿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一动力输出机构和第二动力输出机构分别设置有与传动齿条啮合的传动齿轮或传动链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汽车动力转化装置,所述动力传输机构包括传动链条,第一动力输出机构和第二动力输出机构分别设置有与传动链条配合的传动齿轮或传动链轮,传动链条的一端与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传动链条的另一端依次与第一动力输出机构和第二动力输出机构的传动齿轮或传动链轮啮合后与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汽车动力转化装置,第一动力输出机构和第二动力输出机构均包括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均安装有与动力传输机构啮合的第一传动轮,传动轴的另一端均安装有与动力输出轴传动配合的第二传动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汽车动力转化装置,所述第二传动轮通过蓄力发条安装在传动轴上,蓄力发条的一端与传动轴固定连接,蓄力发条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轮连接。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汽车动力转化装置,所述第二传动轮上安装有与蓄力发条配合的蓄力转盘,第二传动轮的中部还内嵌有供蓄力转盘旋转的旋转底座,蓄力转盘的盘沿上设置有缓冲槽,缓冲槽内设置有与蓄力发条连接的定位凸块,定位凸块通过缓冲弹簧连接在缓冲槽内,旋转底座上还设置有与定位凸块配合的定位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刚,未经刘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51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纯电动四轮驱动客车的后独立悬挂
- 下一篇:一种汽车装配用车体悬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