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视频的公共区域内人群的数量统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35488.5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2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洋;周思远;豆泽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此时此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11665 | 代理人: | 姜寿辉 |
地址: | 100021 北京市石景山***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共区域 视频 边框 监控摄像头 边框信息 视频信息 数量统计 图像 网络模型 坐标信息 上采样 下采样 原图像 人群 框住 输出 拍摄 安置 预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频的公共区域内人群的数量统计方法,包括:获取在公共区域安置监控摄像头所传来的视频和视频信息,其中,视频信息包括:监控摄像头编号和拍摄时间;将视频按照帧拆分成一系列的图像;将图像分别进行上采样和下采样操作后,连同原图像一起进入到预先训练好的预测网络模型中,并输出边框信息,所述边框信息为框住人头的边框在图像中的坐标信息;根据边框的数量得到图中的人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基于视频的公共区域内人群的数量统计方法。
背景技术
公共场所,尤其是公共场所中的商业综合体作为一个以购物、娱乐、休闲、餐饮为主的商业组织形式,更关注于集客能力、行销推广、商品展示、客户服务等方面,这需要精细化管理,而精细化管理以事实为依据,用数字说话,决策者、管理者通过结合各种物流传感器得出的数字进行分析,并用这些数据为顾客与商户服务。人群数量数据对公共场所来说是其核心元素,充足有效的人群数量才能提升商业综合体的盈利能力,人群数量不仅是定位和招商的基础,更是综合体是否能成功运营的关键。
宏观地统计人群数量能够概括地证实综合体具体设施的成功运营,从总体上评估和调整综合体的运作,并且对综合体内部作业管理有一定的日常指导作用。
在综合体的日常营运中,人数若过分集中,不但会降低公共设施与服务人员的服务品质,同时如果拥挤度到达一定程度,必然会降低顾客的舒适感与享受度;而在某些时段,如果顾客人数过少,场面冷清,则会严重降低顾客的购买意愿,这样也不利于购物中心的有效经营。根据人群数量的变化,有效分配和安排物业管理人员、维护人员、安保人员、保洁人员等,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根据分析当前人群数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可以对人群数量比较大的区域采取预防突发事件的措施。
然而,由于公共场所的环境复杂,监控像头安装位置有各种限制,如何在不同距离、复杂背景的情况下对公共场所人群数量进行精确统计称为一个难题。以前的一些经典算法如SVM等由于只对图像特征做初等建模,提取的是图像的简单特征,因此并不能在复杂场景下对公共场所人群数量做精准统计。
目前,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的方法:
(1)红外线感应统计方式:红外感应人群数量统计设备可以分为:红外对射方式、红外反射方式等设备,其主要的实现方式是对从红外感应区域经过的人体,切断或阻挡红外线使其产生电阻变化、或是通过检测人体发出的10um左右的特定红外线来判断人体数量。此方式成本比较适中,可以在人们自由进出门口时,系统自动获取人群数量数据,设备较小且安装美观。
此技术有固有的缺点:
其一,由于红外光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使其统计数据产生较大误差;对于比较宽的门口,多人同时经过的时候也容易产生漏数现象;
其二,由于其本身技术原因,红外方式只能判断过某一横截面的人群数量数量,没法给出全局的人群数量统计。
(2)基于传统机器视觉的人群数量统计方法:将视频分割成图像后输入特征提取器提取角点、直线等特征信息,然后将提取的特征输入如SVM、集成学习器等传统机器学习模型中获得当前画面的人数。
受限于算法表达能力,实际的准确度也相对不高,一般能达到80%左右,在光线变化的情况下会低到60%或更低。
(3)基于双目视觉的人群数量统计方法:主要使用两个相同的摄像头,类似人的双眼,两个摄像头取得的图像,经过一系列的计算,得到3D的图像。在双目人群数量中,最大的优势是获取了实际场中的第三维信息,就是人的高度信息,因些,只用检测高度在1米到2米之间高度图像,使用两个相同的摄像头,类似人的双眼,两个摄像头取得的图像,经过一系列的计算,得到3D的图像。由人的头部在最高位置,因些很容易就可以得到人的位置信息,而且可以排除灯光,阳光等干扰。
双目视觉的人群数量统计对像头安装要求较高,要求像头必须垂直于地面安放,观察范围一般较窄,不适合大范围的人群数量统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此时此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此时此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54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