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动双向自变档加速螺丝刀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36085.2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27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闫雯;林树彬;雒林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B17/00 | 分类号: | B25B17/00;B25B15/02;B25B2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涂秀清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动 双向 加速 螺丝刀 | ||
1.一种手动双向自变档加速螺丝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2),所述手柄(2)的一端配合连接有旋转帽(1),所述手柄(2)的另一端径向收缩,并通过轴承(5)连接刀头磁吸槽(3)的一端,所述刀头磁吸槽(3)的另一端吸附有刀头(4);
所述旋转帽(1)与所述手柄(2)内部连通,并安装有加速齿轮机构,所述加速齿轮机构与梅形凸轮上盖(9)带有凸杆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梅形凸轮上盖(9)的另一侧面与导轨杆(6)一端连接,所述导轨杆(6)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轴承(5)的内圈与所述刀头磁吸槽(3)固定连接形成整体,所述导轨杆(6)与所述手柄(2)的另一端通过轴承(5)的外圈旋转配合连接;
所述旋转帽(1)内部中央设置有圆柱状凸起,用于连接轴承A的内圈,所述加速齿轮机构包括齿轮上固定架(13)和齿轮下固定架(10),所述齿轮上固定架(13)与所述旋转帽(1)通过轴承A的外圈连接,所述齿轮上固定架(13)和齿轮下固定架(10)之间沿圆周间隔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支撑柱(11),通过螺钉(14)穿过所述支撑柱(11)将所述旋转帽(1)、所述齿轮上固定架(13)与所述齿轮下固定架(10)连接,所述齿轮上固定架(13)和齿轮下固定架(10)之间沿圆周均匀设置有三个行星齿轮(12),每个所述行星齿轮(12)均与中心齿轮(15)啮合,所述梅形凸轮上盖(9)的凸杆穿过所述齿轮下固定架(10)中央的轴承A的内圈与所述中心齿轮(15)键连接,所述梅形凸轮上盖(9)通过螺钉和三个磁铁(7)与所述齿轮下固定架(10)固定;
所述导轨杆(6)的一端面上沿圆周均匀设置有六个截面呈梯形的凸台,每个所述凸台中央开设有六个圆孔,所述梅形凸轮上盖(9)通过六个磁铁(7)与所述导轨杆(6)磁性配合对位;所述导轨杆(6)中央开设有三角凹槽,所述梅形凸轮上盖(9)的另一侧面中央设置有三角扭头,用于当所述梅形凸轮上盖(9)旋转25°时,可以通过所述导轨杆(6)中央开设的三角凹槽带动所述导轨杆(6)进行转动;所述梅形凸轮上盖(9)与所述导轨杆(6)之间夹持有顶出滑块(8),所述顶出滑块(8)均匀位于两两相邻的磁铁(7)之间;
每个所述顶出滑块(8)外壁上设置有齿牙,手柄(2)内壁与所述顶出滑块(8)连接的位置均匀设置有齿牙,用于与所述顶出滑块(8)啮合;
每个所述顶出滑块(8)紧挨所述梅形凸轮上盖(9)的一端上固接圆柱状凸起,用于卡入所述梅形凸轮上盖(9)的梅形凹槽中,所述梅形凹槽的内边缘与所述三角扭头的三个角相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双向自变档加速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下固定架(10)圆周外壁间隔设置凸起,所述手柄(2)内壁开设有与所述齿轮下固定架(10)圆周外壁的凸起配合的凹槽,用于与所述齿轮下固定架(10)配合连接。
3.如权利要1所述的一种手动双向自变档加速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内壁沿圆周开设有内齿圈,通过设置12个磁铁(7),12个磁铁(7)位于所述导轨杆(6)导轨面的外侧,用以辅助所述导轨杆(6)进行定位,使所述导轨杆(6)的轨道口与所述手柄(2)内壁齿圈的齿槽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608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灯的螺丝刀
- 下一篇:具有扭矩规范的无线扭矩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