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倍半木脂素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36423.2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36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宁德生;潘争红;符毓夏;李连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321/12 | 分类号: | C07D321/12;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周玉婷 |
地址: | 541006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倍半木脂素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倍半木脂素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中药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领域。所述倍半木脂素化合物,为通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及其光学异构体,其中,所述R1、R2分别表示为H、OH、OCH3中的一种。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倍半木脂素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倍半木脂素化合物,来源于中药地枫皮,具有独特的二苯并二氧杂环辛烷结构,这种类型的天然产物较为少见。本发明的倍半木脂素化合物可以用于制备抗炎药物、可作为其他化合物合成的先导化合物,或者作为新药开发的原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倍半木脂素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中药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倍半木脂素化合物,为木脂素化合物中的一种结构类型,由3分子苯丙素聚合而成。该类型化合物变化多样,药理活性广泛。许多新结构的倍半木脂素具有抗HIV、抗肿瘤、抗炎、抗菌、神经保护、抑制胰腺脂肪酶等生理活性,是一类具有广阔开发应用前景的化合物。
中药地枫皮为八角属植物地枫皮(Illicium difengpi)的干燥树皮,为中国药典收录品种。该药材原属壮药品种,是广西岩溶石山上特有中药材,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止痛之功效。民间常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和跌打损伤等疾病。中药地枫皮的现代物质基础研究与药理学研究表明,木脂素是该药材的主要结构类型,而且也是发挥抗炎作用的功能成分。然而,目前从中药地枫皮中分离出的化学成分大多数为已知成分,且结构新颖性较低,因此,深入挖掘地枫皮中的新结构成分并加以开发利用,是地枫皮中药现代化发展的亟需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倍半木脂素化合物。本发明的倍半木脂素化合物,来源于中药地枫皮,具有独特的二苯并二氧杂环辛烷结构,这种类型的天然产物较为少见。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倍半木脂素化合物,为通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及其光学异构体,
其中,所述R1、R2分别表示为H、OH、OCH3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倍半木脂素化合物,来源于中药地枫皮,其具独特的二苯并二氧杂环辛烷结构,这种类型的天然产物较为少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通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具体为:
中的一种。
进一步,所述通式(Ⅰ)所示化合物的光学异构体具体为:
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上述倍半木脂素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倍半木脂素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分别采用亲脂性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并利用高压液相进行快速制备,得到纯度均大于90%的化合物。该制备方法的工艺简单、快捷高效、产品纯度高,市场前景广阔,易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上述倍半木脂素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取干燥的地枫皮粉末,用地枫皮粉末质量3-5倍体积的二氯甲烷浸提,减压回收溶剂至浸膏,得到地枫皮二氯甲烷提取物;
步骤2:取步骤1得到的地枫皮二氯甲烷提取物,上硅胶柱,用体积比为50:1、20:1、8:1、5:1和2:1的石油醚与丙酮的混合液进行梯度洗脱,收集梯度洗脱液,浓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64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