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夹持式船用舵承舵杆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36672.1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4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伦;周树明;俞平;景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台友铭船舶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25/06 | 分类号: | B63H25/06;B63H25/26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 32242 | 代理人: | 丁圣雨 |
地址: | 2242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持 式船用舵承 舵杆 连接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夹持式船用舵承舵杆连接结构,包括舵杆、舵承、调节杆、弹性浮动环、夹持机构;所述的调节杆包括上驱动螺杆和中挤压柱;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夹持弹性体、伸缩杆、夹持球体;利用夹持机构的夹持球体夹持在舵杆外侧的夹持环形槽内,从而实现了对舵杆进一步稳固夹持,另外本发明舵承和舵杆之间设有环形空隙,极大了减少了舵承和舵杆之间的摩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持式船用舵承舵杆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舵承是船舶舵系中的重要装置,舵承承受来自舵杆和舵叶的轴向和径向负载,以保证舵叶随舵杆左右转动,从而改变船舶航向或者使船舶保持直线航行;舵杆是指舵叶转动的轴,其用来承受和传递作用在舵叶上的力及舵给以转舵装置的力,也就是说舵机通过舵杆转动舵叶,舵叶承受水对其的反作用力使船舶实现转向;现有的舵承是套接在舵杆的外侧,舵承用来限位支撑舵杆;现有的舵承和舵杆之间由于长期的摩擦损耗会导致连接不稳固、同时密封性能也有所下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解决的问题为:提供一种减少摩擦而又连接稳固、密封性好的夹持式船用舵承舵杆连接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夹持式船用舵承舵杆连接结构,包括舵杆、舵承、调节杆、弹性浮动环、夹持机构;
所述的舵承套接在舵杆的四周外侧;所述的舵承的内部两侧设有伸缩通道;所述的舵承和舵杆之间设有环形空隙;所述舵杆上方内部设有调节槽,舵杆下方内部设有驱动槽;所述的调节槽和驱动槽之间设有内螺纹环;所述的驱动槽的四周设有浮动环形缺口;所述的舵杆的外侧设有夹持环形槽;
所述的调节杆包括上驱动螺杆和中挤压柱;所述的上驱动螺杆安装在中挤压柱的上端;所述的中挤压柱的上部外侧设有上圆环面、中部外侧设有上大下小的锥形环面、下部外侧设有下圆环面;所述的上圆环面、锥形环面、下圆环面至上而下依次衔接;
所述的上驱动螺杆上端安装在调节槽内;所述的上驱动螺杆下端螺纹穿接在内螺纹环上;所述的中挤压柱安装在驱动槽内;所述的弹性浮动环套接在中挤压柱的下圆环面上;所述的弹性浮动环四周外侧从驱动槽的浮动环形缺口穿出;所述的上驱动螺杆旋转向下移动时带动中挤压柱向下移动,同时弹性浮动环依次经过下圆环面、锥形环面、到达上圆环面,弹性浮动环依次受到锥形环面和上圆环面的挤压沿着径向向四周外侧扩张;所述的弹性浮动环四周外侧挤压在舵承的内侧四周;
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夹持弹性体、伸缩杆、夹持球体;所述的舵承的内部两侧的伸缩通道内各安装一个夹持机构;所述的夹持弹性体、伸缩杆、夹持球体均安装在伸缩通道内;所述的伸缩杆一端受到夹持弹性体的弹性挤压力,另一端连接夹持球体;所述的夹持球体抵压夹持在舵杆外侧的夹持环形槽内。
进一步,所述的调节杆还包括下连接柱;所述的下连接柱连接在中挤压柱下端;所述的下连接柱的外侧设有连接外螺纹;所述的驱动槽的下方设有连接内螺纹槽;所述的下连接柱通过连接外螺纹连接在驱动槽的下方的连接内螺纹槽内。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内螺纹槽内设有下抵压弹性体;所述的下抵压弹性体的上端弹性抵压在下连接柱的下端面上。
进一步,所述的上驱动螺杆上套接有上抵压弹性体;所述的上抵压弹性体两端分别弹性抵压上驱动螺杆上方的下端面和内螺纹环的上端面。
进一步,所述的舵承的上下内侧和舵杆之间设有环形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的舵承的四周设有定位孔。
进一步,所述的舵承的一侧设有导油通道;所述的舵承的内侧设有集油环槽;所述的导油通道和集油环槽连通。
进一步,所述的弹性浮动环由胶乳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台友铭船舶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东台友铭船舶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66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