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秸秆焚烧炉燃烧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37706.9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6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郭曦;赵帮泰;杨建国;范春伟;曾祥平;邓佳;曾值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耀农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10 | 分类号: | F23G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6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焚烧 燃烧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秸秆焚烧炉燃烧室装置,由炉膛、点火器、进柴口、排烟口、助燃主喷头、助燃辅喷头、出热口、风机组成,排烟口在炉膛内的最前端,靠近进柴口位置,助燃主喷头安装在排烟口这一面,助燃主喷头靠近排烟口安装,炉膛的内腔做成长方形,底部有炉桥,助燃辅喷头安装在助燃主喷头的对面,助燃辅喷头靠近出热口安装,从进柴口到助燃辅喷头之间做一段斜面,点火器安装在斜面上,出热口位置与进柴口不在一条直线上,偏向助燃辅喷头这一面,助燃主喷头和助燃辅喷头的主管道与风机相连,该机具有燃烧效果好,热源可利用,结构简单、使用安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村环保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秸秆焚烧炉燃烧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收获后的秸秆的处理已经是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的处置方式,主要以燃烧后做肥料为主,焚烧锅炉的燃烧室对秸秆燃烧效率影响很大,如果燃烧不充分会产生大量的黑烟,对环境影响大,影响周边的交通和空气质量,达不到焚烧解决环保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秸秆焚烧炉燃烧室装置,它能解决上述存在的不足,在炉膛内布置肋燃风,优化炉膛结构,针对性的解决秸秆在燃烧过程中产生黑烟的问题,使秸秆充分燃烧,达到不排放黑烟的目的,具有燃烧效果好,热源可利用,结构简单、使用安全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秸秆焚烧炉燃烧室装置由炉膛、点火器、进柴口、排烟口、助燃主喷头、助燃辅喷头、出热口、风机组成,排烟口在炉膛内的最前端,靠近进柴口位置,助燃主喷头安装在排烟口这一面,助燃主喷头靠近排烟口安装,炉膛的内腔做成长方形,底部有炉桥,助燃辅喷头安装在助燃主喷头的对面,助燃辅喷头靠近出热口安装,从进柴口到助燃辅喷头之间做一段斜面,点火器安装在斜面上,点火器为电子点火器,安装1~2个,出热口位置与进柴口不在一条直线上,偏向助燃辅喷头这一面,助燃主喷头和助燃辅喷头由多个小的喷嘴和主管道组成,主管道上安装有阀门,助燃主喷头和助燃辅喷头的主管道与风机相连。
在工作时,从进柴口加入秸秆,打开点火器,点燃后打开风机,先打开助燃主喷头的阀门,风要逐渐加大,等待燃烧充分后,加大进柴量,打开助燃辅喷头的阀门,燃烧产生的烟气由排烟口排出,产生的热气由出热口排出,用于加热水或其他物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灰分从炉膛底部通过炉桥排出。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秸秆焚烧炉燃烧室装置使用秸秆等农作物作为燃料,燃烧充分,避免产生大量未燃尽的黑烟,产生的热量用于取暖、烧水、煮饭或者工业干燥热源,操作简单、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中:1、炉膛,2、点火器,3、进柴口,4、排烟口,5、助燃主喷头,6、助燃辅喷头,7、出热口,8、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由炉膛1、点火器2、进柴口3、排烟口4、助燃主喷头5、助燃辅喷头6、出热口7、风机8组成,排烟口4在炉膛1内的最前端,靠近进柴口3位置,助燃主喷头5安装在排烟口4这一面,助燃主喷头5靠近排烟口4安装,炉膛1的内腔做成长方形,底部有炉桥,助燃辅喷头6安装在助燃主喷头5的对面,助燃辅喷头6靠近出热口7安装,从进柴口3到助燃辅喷头5之间做一段斜面,点火器2安装在斜面上,点火器2为电子点火器,安装1~2个,出热口7位置与进柴口不在一条直线上,偏向助燃辅喷头6这一面,助燃主喷头5和助燃辅喷头6由多个小的喷嘴和主管道组成,主管道上安装有阀门,助燃主喷头5和助燃辅喷头6的主管道与风机8相连,炉膛1内腔由耐火砖砌成,顶部做成圆弧状,助燃主喷头5和助燃辅喷头6的喷嘴采用耐热不锈钢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耀农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耀农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77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