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山药质量的产地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37826.9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5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钟振平;李玲;吴顺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药圣堂中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K1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山药 质量 产地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山药质量的产地加工方法,属于山药加工工艺技术领域。所述的产地加工方法包括洗净去皮、抗氧化、灭酶、护色、干燥、包装等步骤。本发明将鼠尾草酸、生育酚、壳聚糖构成的补强体系,运用在山药产地加工方法中,使山药品质显著提高,同时采用优化的加工工艺,防止山药在加工过程中被氧化变质,从而进一步提高山药药材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山药质量的产地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山药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多酚氧化酶易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褐变,不仅严重影响了山药的外观,同时也影响了山药的有效成分与风味,从而大大降低了山药的销售与经济效益。山药入药多用干品,其传统的干制加工方法是将山药切块后用硫磺熏蒸,经1-2天的摈压去水后,然后将摈透的山药焙烤或是摆放在竹箔上晾晒(此间还需要收起堆闷2-3天)。该方法不但加工周期长、效率低,而且还引入了含硫物质,致使加工后的山药口感差,还极容易导致其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大为降低。此外,日本及欧美等国家对进口食品及药材中的SO2残留量设定了非常严格的限量标准,如果按照传统的山药加工方法,很难大量地进入国际市场,目前我国也对山药干片的二氧化硫残留量做出了限量要求。
中国专利文献“一种山药药材的加工方法(专利号ZL201510683107.5)”公开了一种山药的加工方法,包括:(1)先将山药放入水中泡1-2天,洗净泥土,取出后刮去外皮;(2)将去皮的山药放入熏炕中,用硫磺熏蒸,待水分散失,山药发软为止,然后取出;(3)将取出后的山药晾晒或烘烤,直至外皮稍干硬时,停止晾晒或烘烤,放入闷篓中堆放3~4天,再进行晾晒或烘烤,如此反复3-5次,即得。该发明能较好的保持山药的品质,但存在使山药引入含硫物质,造成药用价值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山药质量的产地加工方法,以解决在中国专利文献“一种山药药材的加工方法(专利号ZL201510683107.5)”公开的基础上,如何优化工艺,提高山药质量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提高山药质量的产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洗净去皮:取新鲜采摘的山药,用高压喷淋水清洗表面的泥土,再用刀片刮去表皮;
S2:抗氧化:将去除表皮的山药切成薄片,放入浓度为2-4%的食盐和浓度为3-5%的食醋的混合溶液中浸泡0.5-1h,再用清水浸泡1-2h;
S3:灭酶:将山药虑干水后,摊开,采用微波处理,微波频率为800-1000MHz,功率为80-110KW,温度为50-60℃;
S4:护色;将微波处理过的山药迅速放入护色液中,漂洗3-5次,护色液的用量为山药的2-3倍;
S5:干燥:将灭酶后的山药置于干燥箱中干燥,按照程序控制升温的方式干燥,具体如下:
50-60℃ 1.5-2.0h;
60-70℃ 1.5-2.0h;
70-80℃ 1.0-2.0h;
80-90℃ 0.5-1.0h;
90-100℃ 0.5-1.0h;
干燥至含水量为10%-12%后迅速冷却至常温;
S6:包装:将山药包装、密封,常温避光保存。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食盐和食醋的比例为(1-3):(1-5)。
优选地,所述食盐和食醋的比例为2:3。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山药切成薄片的厚度为4-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药圣堂中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药圣堂中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78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扁桃体发炎的药物
- 下一篇: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