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可调式抛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38141.6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4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卢国孝;胡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乾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8 | 分类号: | B24B29/08;B24B41/06;B24B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调式 抛光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可调式抛光装置,包括:支架,支架的顶部竖直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中下部水平设有旋转杆,旋转杆的中部有贯穿孔,支撑杆穿过贯穿孔且支撑杆、旋转杆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以使得旋转杆能够绕支撑杆的轴向转动;支撑杆的底部向下铰接有两个夹持杆,夹持杆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支撑杆上还水平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位于旋转杆、夹持杆之间,夹持杆的顶部连接有驱动杆且驱动杆的顶部固定于固定杆上;旋转杆的两端竖直向下设有夹紧杆,夹紧杆能够沿着旋转杆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夹紧杆的底部交叉轴接有两个转动杆,转动杆向内的一端设有抛光片,转动杆向外的一端上设有固定机构。该装置安全、高效地对工件进行抛光打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抛光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可调式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筒状工件时工厂中十分常见的工件,在工件长时间使用后,其表面往往会出现磨损进而使得筒状工件的品质下降进而影响其性能。为了保证筒状工件的性能,则需要对筒状工件的表面进行抛光打磨。
现有技术中对筒状工件一般是操作者手持筒状工件,然后再通过抛光片对筒状工件的表面进行抛光打磨。该种抛光打磨方式不仅往往会出现打磨不均匀的现象,同时还会出现操作者被抛光片误伤的情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可调式抛光装置,该智能可调式抛光装置能够安全、高效地对筒状工件进行抛光打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可调式抛光装置,包括:支架,支架的顶部竖直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中下部水平设置有旋转杆,旋转杆的中部设置有贯穿孔,支撑杆穿过贯穿孔且支撑杆、旋转杆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以使得旋转杆能够绕支撑杆的轴向转动;支撑杆的底部向下铰接有两个夹持杆,两个夹持杆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支撑杆上还水平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位于旋转杆、夹持杆之间,夹持杆的顶部连接有驱动杆且驱动杆的顶部固定于固定杆上;旋转杆的两端竖直向下设置有夹紧杆,夹紧杆能够沿着旋转杆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夹紧杆的底部交叉轴接有两个转动杆,转动杆向内的一端设置有抛光片,转动杆向外的一端上设置有固定机构。
优选地,固定杆上设置有螺纹孔,驱动杆为螺纹杆,驱动杆贯穿螺纹孔且驱动杆的顶部设置有螺母。
优选地,转动杆向内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转动杆向外的一端之间通过卡扣杆连接,卡扣杆上设置有多个卡扣以能够固定转动杆。
优选地,转动杆向内的一端上设置有卡槽,抛光片固定于两个卡槽上。
优选地,夹紧杆的顶部设置有贯穿槽,旋转杆的顶部设置有导轨,旋转杆通过贯穿槽,夹紧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以驱动夹紧杆能够沿着旋转杆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优选地,支架包括竖直杆和位于竖框的顶部的水平杆,支撑杆设置于水平杆上。
优选地,水平杆的两端设置于通孔,水平杆通过通孔固定于竖直杆上,水平杆上还设置有第三驱动机构以使得水平杆能够沿着竖直杆上下往复运动。
优选地,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基座和支撑座,支撑座位于基座的顶部,待打磨工件能够放置于支撑座的顶部。
优选地,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各自独立地选自电机、气泵或液压泵。
优选地,夹持杆的底部套设有海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乾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乾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81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抛光设备
- 下一篇:一种智能可调式抛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