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射工位导流槽用即装式抗高温烧蚀预制件及耐火防护层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38489.5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9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博平;邓智平;王坤;张孝春;王兆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6部队 |
主分类号: | B28B23/02 | 分类号: | B28B23/02;F41F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李瑾;李连生 |
地址: | 10019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件 耐火浇注料 导流槽 防护层 钢筋网 抗高温 烧蚀 空位结构 上下两层 工位 施工 环境适应性 结构一体化 可维修性 使用寿命 钢筋棒 发射 空位 纵横交错 现浇 制备 镶嵌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射工位导流槽用即装式抗高温烧蚀预制件及耐火防护层施工方法。预制件包括由耐火浇注料制备的抗高温烧蚀主体(1),其设置有空位结构(2)和上下两层钢筋网(3);钢筋网(3)由镶嵌于耐火浇注料中、且延伸至耐火浇注料之外的、纵横交错的钢筋棒组成;空位结构(2)位于上下两层钢筋网(3)之间,由耐火浇注料内部空位形成的凹槽(4)组成。在导流槽中一定部位设置预制件,对预制件周围现浇耐火浇注料完成结构一体化的耐火防护层。在导流槽施工中使用本发明预制件具有可维修性强、环境适应性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火箭发射工位导流槽施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发射工位导流槽用即装式抗高温烧蚀预制件及耐火防护层施工方法。
技术背景
发射工位导流槽的主要功能是将火箭发射时助推器点火产生的高温高流速尾焰按设计方向排走,从而保证火箭发动机的正常工作,以消除其对周围设施的损坏。目前导流槽的主体结构多为钢筋混凝土,其工作层为现浇的耐火钢筋混凝土防护层,用以抵抗火箭发射时的高温热冲击。
发射工位导流槽一直采用现场浇注成型,所用材料多为高铝系浇注料,浇注完成后经自然养护后投入使用。这种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性,但在使用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
可维修性能差:发射工位导流槽采用内配钢筋网的现浇一体式结构,在使用中各部位的损毁速度差异非常大,如直流段尤其是直喷区受到高温强气流的冲刷,损毁速度最大,而平流段由于结构上的保护性设计而基本无损毁,因此有必要在使用数次后对损毁严重的局部部位进行维修。当前的整体现浇结构虽整体性好,但无法实现局部拆除和维修。
环境适应性差:耐火浇注料的施工环境属于露天环境,而浇注料的施工性能及技术指标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虽然可以通过外加添加剂技术对浇注料的施工性能进行修正,但却难以达到标准检测环境时的技术指标,从而无法最大化地保障其使用性能。
抗高温烧蚀性能差:现场浇注的材料由于无法烘烤,通常为了获得高强度而将充分提高水泥添加量, 而过高的水泥添加量会显著降低材料的耐火度,导致其高温性能的恶化。与烘烤后的耐火浇注料相比,未经过烘烤处理的耐火浇注料结合强度偏低,抗冲刷性能较差。另外,直流段受到高温气流冲击时,现浇耐火混凝土中的结晶水迅速气化,易导致材料爆裂从而破坏结构,表现为结构异常损毁,使用寿命不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发射工位导流槽损毁速度较大的部位,提出了一种即装式抗高温烧蚀预制件结构及导流槽耐火防护层的施工方法,摒弃原来内配钢筋网的整体现浇结构,采用即装式抗高温烧蚀预制件结合现浇的方式进行施工,即:使用条件苛刻的部位采用即装式抗高温烧蚀预制件,在它的周围采用现浇的方式完成结构一体化。综合考虑发射工位导流槽苛刻部位的使用环境和要求,从结构和工艺两方面出发,所采用技术方案是:
一种发射工位导流槽用即装式抗高温烧蚀预制件,所述预制件包括由耐火浇注料制备的抗高温烧蚀主体,所述抗高温烧蚀主体设置有空位结构和上下两层钢筋网;所述钢筋网由镶嵌于耐火浇注料中、且延伸至耐火浇注料之外的、纵横交错的钢筋棒组成;所述空位结构位于上下两层钢筋网之间,所述空位结构为由耐火浇注料内部空位形成的规则凹槽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空位结构包括上下两层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梯形或三角形,空位结构横截面的边缘为连续的波折线形。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矩形,上下两层凹槽之间设置有T型锚固结构。
进一步的,上下两层钢筋网间距为150mm,每根钢筋棒凸出于抗高温烧蚀主体侧面150mm,钢筋棒直径为12mm。
进一步的,所述钢筋棒表面涂刷沥青漆,所述沥青漆的厚度为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6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6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84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具、构件生产模具、构件生产设备及构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插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