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茶油的高产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38674.4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9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黄妹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那坡县翠株园林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C21/00;C05G3/00;C05G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谢正星 |
地址: | 5339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茶油 高产栽培 茶树 葡萄糖酸亚铁 农药残留量 微生物菌剂 甲氧苯基 木素磺酸 农业种植 田园管理 油茶果壳 有效减少 灯笼草 花生壳 蘑菇渣 禽畜粪 山茶籽 旋覆花 叶面肥 丙烷 茶枯 定植 菊芋 脉根 喷施 熊果 沼液 紫苑 成活率 整地 病虫害 发酵 施肥 | ||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茶油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定植;2)施肥,其中喷施的叶面肥主要由禽畜粪尿、沼液、油茶果壳、花生壳、茶枯、蘑菇渣、菊芋、三褶脉紫苑、腺毛熊果、旋覆花、百脉根、杠柳、灯笼草、葡萄糖酸亚铁、木素磺酸铁、铁代甲氧苯基丙烷及微生物菌剂等原料经发酵制成;3)田园管理。本发明有效减少病虫害,降低农药残留量,提高山茶树成活率,增加山茶树的产量,同时还提高山茶籽的铁含量,从而提高山茶油营养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茶油的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山茶浑身是宝,山茶茶籽经压榨提取的山茶油品质优良,是理想的食用油之一。山茶籽榨油后的副产-茶饼以及油茶果壳可用于制取化工产品,在医药、轻化工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此外,山茶还在绿化环境、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生态效益。传统的山茶树的种植产量不高,且化肥及农药使用泛滥,破坏土壤结构,污染水源,山茶的农药残留量高,严重危害食用者身体健康。长期以来,人们对食品安全性方面缺乏应有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和国际市场对产品质量检测标准的提高,山茶油产品消费安全方面的质量要求已成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实施无公害食品、绿色油茶生产栽培技术规程,提高山茶的产量,使山茶油产品质量达到有机食品标准,是目前提高油茶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山茶油的高产栽培方法,本发明有效减少病虫害,降低农药残留量,提高山茶树成活率,增加山茶树的产量,同时还提高山茶籽的铁含量,从而提高山茶油营养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山茶油的高产栽培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定植:选取向阳干燥的土壤,将腐熟粪肥与土地一起深翻后,整细耙平,起垄挖穴,开排水沟渠,然后选取长势好、遗传性能好、无病虫害的山茶幼苗定值穴中,种植后要压紧土壤,浇透定根水;
(2)施肥:根据山茶树的长势情况,喷施叶面肥,直至叶面滴水为止;
所述叶面肥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禽畜粪尿、沼液、油茶果壳、花生壳、茶枯、蘑菇渣、菊芋、三褶脉紫苑、腺毛熊果、旋覆花、百脉根、杠柳、灯笼草、葡萄糖酸亚铁、木素磺酸铁、铁代甲氧苯基丙烷及微生物菌剂;
(3)田园管理:根据山茶树的成长情况,进行追肥、修剪、松土、除草除虫、采割的常规田园管理。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微生物菌剂是由等质量比的酵母菌、磷细菌、钾细菌、泾阳链霉菌及棕色固氮菌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而成。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叶面肥主要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所述叶面肥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禽畜粪尿30-50份、沼液20-40份、油茶果壳15-25份、花生壳10-15份、茶枯10-20份、蘑菇渣14-16份、菊芋10-13份、三褶脉紫苑10-20份、腺毛熊果15-20份、旋覆花18-20份、百脉根10-20份、杠柳10-15份、灯笼草10-13份、葡萄糖酸亚铁3-7份、木素磺酸铁5-10份、铁代甲氧苯基丙烷3-5份及微生物菌剂0.5-0.7份。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叶面肥主要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禽畜粪尿40份、沼液30份、油茶果壳20份、花生壳13份、茶枯15份、蘑菇渣15份、菊芋11.5份、三褶脉紫苑15份、腺毛熊果17份、旋覆花19份、百脉根15份、杠柳13份、灯笼草11.5份、葡萄糖酸亚铁5份、木素磺酸铁7份、铁代甲氧苯基丙烷4份及微生物菌剂0.6份。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叶面肥的制备方法为:
S1:将油茶果壳、花生壳及茶枯粉碎后混合均匀,并加到蘑菇渣、禽畜粪尿及沼液中混合均匀,然后拌入微生物菌剂,搅拌混合均匀后静置发酵3-7天,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那坡县翠株园林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那坡县翠株园林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86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高茶叶种植成活率方法
- 下一篇:攀缘型藤本月季栽培结构及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