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茶油的选种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38689.0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6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黄妹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那坡县翠株园林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C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谢正星 |
地址: | 5339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茶油 选种 栽培 泥浆 移栽 三碘苯甲酸 复硝酚钠 泥浆浸泡 农业种植 田园管理 有效减少 种子处理 塘泥 胺鲜酯 氯吡脲 喷嚏 茶树 催芽 毒芹 藜芦 病虫害 成活率 大田 浸泡 育苗 生长 申请 种植 | ||
1.一种山茶油的选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处理:选取外表完整、粒大、饱满、无病害的新鲜茶油树种子,室外曝晒5-10h,用浸泡液浸泡10-20min,捞出后反复冲洗,然后用20-30℃的温水浸泡10-12,并不停搅拌,除去上浮的杂质和秕粒种子;
(2)催芽及育苗:浸种后的茶油树种子沥干水分,将种子掺上用开水烫过的细沙,用柳枝浸泡液浇透细沙,进行催芽,并及时去掉发育迟缓的种子,将发芽的种子播种在大棚内进行育苗;
(3)种植:选取生长健壮、抗病力强、无病害的幼苗,将幼苗从根部掘起并连带须根浸泡于毒泥浆中5-7min,再移栽入施好基肥的种植穴内,培土成丘,并浇透定根水,覆盖杂草保墒保暖;
其中,所述毒泥浆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捕蝇草、狸藻、毒芹、喷嚏草、白藜芦、塘泥、蔗泥、胺鲜酯、氯吡脲、复硝酚钠及三碘苯甲酸;
(4)田园管理:根据茶树的成长情况,进行追肥、修剪、松土、浇水、除草除虫、收获的常规果园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茶油的选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浸泡液是由高锰酸钾及硫酸铜按质量比为1:0.5-1溶解于水中混合而成的混合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茶油的选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液的质量浓度为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茶油的选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毒泥浆主要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捕蝇草10-20份、狸藻15-20份、毒芹10-15份、喷嚏草18-20份、白藜芦15-20份、塘泥20-30份、蔗泥20-25份、胺鲜酯5-10份、氯吡脲5-7份、复硝酚钠3-5份及三碘苯甲酸3-7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山茶油的选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毒泥浆主要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捕蝇草15份、狸藻17份、毒芹13份、喷嚏草19份、白藜芦17份、塘泥25份、蔗泥23份、胺鲜酯7份、氯吡脲6份、复硝酚钠4份及三碘苯甲酸5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山茶油的选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毒泥浆的制备方法为:
S1:将捕蝇草、狸藻、毒芹、喷嚏草及白藜芦除杂后分别捣碎,备用;
S2:将塘泥及蔗泥搅拌均匀后,堆积沤制发酵3-5天,加入步骤S1处理好的捕蝇草、狸藻、毒芹、喷嚏草及白藜芦,搅拌混合均匀后继续沤制发酵1-3天,然后加水稀释成泥浆状,制得所述毒泥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那坡县翠株园林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那坡县翠株园林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86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猕猴桃无架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李子树采用果核育苗的育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