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再充电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39052.3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8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金允熙;金暻洙;金泰廷;朴度炯;刘容赞;赵利娘;崔善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 | 分类号: | H01M10/052;H01M10/05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潘怀仁;王珍仙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锂电池 | ||
本公开涉及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并且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再充电锂电池包括负极、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以及非水电解液,其中非水电解液包括非水有机溶剂、锂盐、包含由化学式1至化学式4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的第一添加剂以及包含由化学式5至化学式6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的第二添加剂,并且正极活性物质包括包含约70mol%或更多Ni的化合物。[化学式1][化学式2][化学式3][化学式4][化学式5][化学式6]在化学式1至6中,各取代基以及n、m1和m2与详细说明中所定义的相同。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9月5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号10-2017-0113339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可再充电锂电池。
背景技术
诸如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的便携式信息设备或电动汽车已使用具有高能量密度和简易便携性的可再充电锂电池作为驱动电源。通常,通过使用能够可逆地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物质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以及在正极和负极之间填充电解液来制造可再充电锂电池。
这里,可再充电锂电池使用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各种基于碳的物质,以及通过将锂盐溶于非水有机溶剂中制备的电解液。具体地,由于可再充电锂电池通过正极和电解液之间、负极和电解液之间等的复合反应来显示电池特性,因此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以及电解液的适当组合是提高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发明内容
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在室温和高温下具有改善的电阻特性的可再充电锂电池。
在一个方面中,本公开提供了可再充电锂电池,其包括负极、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以及非水电解液,其中非水电解液包括非水有机溶剂、锂盐、包括由化学式1至化学式4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的第一添加剂以及包括由化学式5至化学式6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的第二添加剂,并且正极活性物质包括包含约70mol%或更多Ni的化合物。
[化学式1]
[化学式2]
[化学式3]
[化学式4]
在化学式1至化学式4中,
R1至R9独立地为伯烷基、仲烷基、叔烷基、烯基或芳基,X为氢或卤素原子,
n为0至3的整数,且
m1和m2独立地为0至3的整数。
[化学式5]
[化学式6]
在化学式5至6中,
Rg、Rh、Ri和Rj独立地为卤素;或卤素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者Rg、Rh、Ri和Rj中的至少两个连接而形成草酸根基团,且
Rk和Rp独立地为卤素;或卤素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者Rk和Rp连接而形成草酸根基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SDI株式会社,未经三星SD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90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