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生全喂入收获捡拾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39148.X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2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进禄永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33/10 | 分类号: | A01D33/10;A01D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生 全喂入 收获 捡拾 装置 | ||
本发明中公开了一种花生全喂入收获捡拾装置,包括压禾器、捡拾机构、滑草板、搅龙和机架,所述的捡拾机构包括捡拾弹齿、弹齿转轴和轴头,所述捡拾弹齿设置在弹齿转轴,所述轴头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压禾器设置在滑草板前端的机架上与捡拾机构平行,所述搅龙设置在捡拾机构后方,所述滑草板设置在搅龙和捡拾机构之间。本发明采用自动化装置,搅拌龙头、压禾器和捡拾机构等机构,能够快速地对花生进行受获,同时极大的降低了漏检可能,节约了劳动成本,作时间也加快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花生全喂入收获捡拾装置。
背景技术
花生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和优质蛋白质资源,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位于世界前列。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统计,2015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6923.6万亩,产量1644万吨,分别位居世界第二位和世界第一位。在发达国家中仅有美国等少数国家进行规模化种植,2016年种植面积626khm2,占世界花生种植面积的2.46%。而在我国,花生种植分布宽广,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广东、河北、辽宁、安徽、江苏等地区,种植的花生品种多达300多种,种植模式多样,对各省份进行分析比较,2015年河南省的花生种植面积1614.6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23.32%,产量485~3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9.25%。尽管我国拥有宽广的种植面积和较大的出口产量,但大部分地区还是以人工和半机械化生产为主,尤其是在收获作业环节,用工量约占生产全过程的1/3,作业成本约占总生产成本的50%;同时,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年轻劳动力流失严重,致使农村用工成本增加,严重制约了花生产业的生产发展。机器的作业适应性存在局限性。两段收获机械也在此基础之上应运而生,作为联合收获的有效补充。在美国,花生收获为典型的两段式收获方式,发展成熟,代表了花生机械收获的最高水平。然而,引入国内后出现漏捡率和落果率都十分严重的问题,且购买成本较高,特此开发了一种花生全喂入收获捡拾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一种花生全喂入收获捡拾装置,该装置采用自动化装置,搅拌龙头、压禾器和捡拾机构等机构,能够快速地对花生进行受获,同时极大的降低了漏检可能,节约了劳动成本,作时间也加快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花生全喂入收获捡拾装置,包括压禾器、捡拾机构、滑草板、搅龙和机架,所述的捡拾机构包括捡拾弹齿、弹齿转轴和轴头,所述捡拾弹齿设置在弹齿转轴,所述轴头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压禾器设置在滑草板前端的机架上与捡拾机构平行,所述搅龙设置在捡拾机构后方,所述滑草板设置在搅龙和捡拾机构之间。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搅龙包括前搅龙轴头、后搅龙轴头、筒体和螺旋叶片,所述的左右螺旋叶片对称布置在筒体上,所述筒体两端分别用螺栓连接有前搅龙轴头和后搅龙轴头。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压禾器包括:压草杆、安装横梁和左右调节支撑臂,所述左右调节支撑臂安装在安装横梁两端连接机架,所述压草杆与捡拾弹齿交错排列地设置在安装横梁上。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机架包括:右框架、左框架、中间连接支撑杆和挂接结构,所述左右框架对称设置在两端,所述中间连接支撑杆连接左右框架,所述挂接结构设置在收获捡拾装置接口处。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搅龙下方还设置有搅龙底板,所述搅龙底板对称形式分布,对称的长腰孔结构与侧边夹角45度,所述搅龙底板的间面是折弯成曲面,形成包络搅龙叶片的圆弧面,在与滑草板的交接端为折弯成垂直角度的两矩形,一面与过度装配面配合,另一面与圆弧面过度。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自动化装置,搅拌龙头、压禾器和捡拾机构等机构,能够快速地对花生进行受获,同时极大的降低了漏检可能,节约了劳动成本,作时间也加快了。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进禄永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进禄永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91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可读介质
- 下一篇:PET板材制造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