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及风力发电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40614.6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9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泗海;闽亿(福建)新能源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02 | 分类号: | F03D1/02;F03D1/04;F03D7/02;F03D9/25;F03D80/00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设备 发电器 风轮 控制组件 并联 风能 风力发电 风轮发电机 垂直设置 大小调整 发电效率 能量损耗 出风管 集风器 入风管 最大化 风闸 竖直 风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及风力发电设备,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包括集风器、入风管、若干并联的风轮发电器、出风管和控制组件;所述风力发电设备由若干个垂直设置的风力发电机组组合而成。本发明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及风力发电设备,通过设置若干并联的风轮发电器并通过控制组件控制风轮发电器的过风闸的开启数量,令风力发电机组可实时地根据当前的风力大小调整发电效率,降低风轮发电机的能量损耗,最大化风能的利用效率,同时在竖直方向上设置若干个风力发电机组,可收集不同高度的风能,进而提高区域内风力发电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及风力发电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风力发电机主要由塔架、风轮叶片和发电机组组成,风轮叶片在风力驱动下转动进而带动发电机转子转动产生电能,风轮叶片转动越快,所能产生的电能也越大。因此,为了获得较高的电能产生效率,风力发电机的大型化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风轮叶片已达到数十米。然而,风力发电机越大,风轮叶片在转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能量损耗也越大,且无论风力发电机的发电效率多高,其能量损耗是一定的,而区域内的风力会随着环境气候的变化而降低或增加,在风力大时,大型的风力发电机能够获得较高的发电效率,但在风力小时,风力发电机需要克服的能量损耗占比较大,发电效率大大降低。而当前的风力发电机无法根据实时的风力环境调整工作策略,无论风力大小,均会被平均分配到每个风力发电设备中,在风力大时,各个风力发电设备均能以较大的功率运转,但在风力降低时,各个风力发电设备的输出功率下降,但能量损耗维持不变,导致总的输出功率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及风力发电设备,可根据当前的风力环境实时地调控风力发电机组的工作策略,解决平均分配风力导致的总输出功率降低问题,可有效降低风力发电机组的能量损耗,最大化风能的利用率。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风器、入风管、若干并联的风轮发电器、出风管和控制组件;
每个所述风轮发电器均包括过风通道、过风闸和风轮发电机,所述风轮发电机位于所述过风通道内,所述过风通道的一端通过所述过风闸与所述入风管连通,所述过风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风管连通;
所述入风管与所述集风器连通,所述控制组件根据所述入风管内的风速大小控制开启的过风闸的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风速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风速传感器检测得到的风速大小控制开启的过风闸的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管包括一垂直段,所述垂直段的末端转动连接有水平开口的出风管套,所述出风管套上固接有第二风力导向板,所述出风管内固接有消声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入风管内固接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将入风管内的风导向至所述过风闸。
进一步地,所述集风器包括第一集风斗和第一风力导向板,所述第一集风斗的第一出风口与所述入风管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风力导向板固接于第一集风斗上,所述第一风力导向板的迎风朝向与所述第一集风斗的开口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集风器沿周向固设有多个第二集风斗,各个所述第二集风斗均与一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入风管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集风器在水平方向上沿周向对称固设有四个第二集风斗,所述第二集风斗的底板水平设置,所述第二集风斗的顶板和侧板倾斜设置且向内凹陷成一锥状体,该锥状体顶端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出风口处设有接风装置,所述接风装置将从第二出风口流出的风导向至所述入风管。
上述采用第一集风斗的风力发电机组为第一技术方案,上述采用第二集风斗的风力发电机组为第二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泗海;闽亿(福建)新能源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刘泗海;闽亿(福建)新能源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06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卡门涡街发电装置
- 下一篇:风机叶片和组装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