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水温监控功能的冷却管路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41115.9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2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董阿能;戚琪磊;陈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福士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11/04 | 分类号: | F01P11/04;F01P11/1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龙洋 |
地址: | 315145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连接管 胶管 冷却管路 温度传感器组件 水温监控 冷却液 卡箍 发动机冷却 安装工艺 管路端部 紧密连接 连接部件 弯曲性能 温度调节 温度区间 总成本 发动机 申请 | ||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具有水温监控功能的冷却管路总成,涉及发动机冷却技术领域,所述冷却管路总成具体涉及第一金属连接管、第二金属连接管、胶管、卡箍、温度传感器组件;其中,第二金属连接管分别与第一金属连接管、胶管连接。其中,使用卡箍将第二金属连接管与胶管紧密连接,对于管路端部结构的尺寸及各个连接部件的要求较低。而且胶管的弯曲性能较好,便于操作使用,安装工艺上较为简单。此外,在第一金属连接管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组件,以便通过冷却液的温度调节冷却液的流速,使发动机保持在合适的温度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水温监控功能的冷却管路总成。
背景技术
发动机用于为汽车提供动力,通常为内燃机,可分为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常见的汽油机和柴油机都属于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活塞运动的机械能并对外输出动力。在内燃机提供动力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致使问题提高。为了防止温度过高,需要控制发动机的温度,使得发动机工作在正常的温度下。
发动机的冷却必须适度,如果冷却过渡也会引起多种不良后果,例如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变差。现代发动机中,冷却系统带走的热量约等于发动机燃料实际放热量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左右。
发动机冷却水管路主要应用于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但目前的冷却系统无法根据实际需求控制冷却液的流速,使发动机保持在合适的温度区间。
此外,目前市场上的冷却管路的连接,对于端部结构的尺寸及各个连接部件的要求较高,安装工艺上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具有水温监控功能的冷却管路总成,可以获取发动机冷却管路中冷却液的温度,方便调节发动机的冷却速度,而且在安装上较为简单。
所述冷却管路总成包括:第一金属连接管、第二金属连接管、胶管、卡箍、温度传感器组件;
所述第二金属连接管的一端连接到第一金属连接管,另一端与胶管套接,并在套接处安装有卡箍;所述第一金属连接管的另一端设有一用于管路连接的法兰;所述胶管的另一端配置有卡箍,用于管路连接;
所述第二金属连接管上设有一引出管,所述引出管从所述第二金属连接管的管壁上引出,所述引出管与所述第二金属连接管在相交处内部连通;所述引出管在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头;
所述第一金属连接管在管壁上设有一安装座;在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组件;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第一金属连接管之间具有一倾斜角度。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在第一金属连接管的管壁上具有一凸出平台,所述凸出平台为圆柱状,在凸出平台的端面上设有一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穿第一金属连接管的管壁;在所述安装孔上加工有内螺纹,所述温度传感器组件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
可选地,冷却液从第一金属连接管的法兰一侧流入,所述安装座的安装孔向远离法兰的一侧倾斜。
可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以及传感器座,所述传感器座下端为柱状体,伸入第一金属连接管的管内,并在其上加工有外螺纹,用于与安装座上的安装孔配合;所述传感器座内部为中空结构,以容纳所述温度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第二金属连接管的引出管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金属连接管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第二金属连接管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头,并通过第二连接头与胶管套接;
所述第二连接头在第二金属连接管出口的一端设有第一环向凸出部,另一端设有第二环向凸出部,其中,所述第一环向凸出部和第二环向凸出部的最大直径均大于所述胶管在未受力变形时的内孔直径;
所述第二连接头套接在胶管的管内,并在套接处安装有卡箍;其中,所述胶管包裹住第一环向凸出部,其端部抵在第二环向凸出部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福士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福士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11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