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专网下IMS在媒体协商后向用户放音的方法及IMS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42207.9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90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马圆圆;张增涛;楚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专网下 ims 媒体 协商 用户 方法 | ||
1.一种专网下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在媒体协商后向用户放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在被叫用户设备挂机后,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通过向主叫用户设备发起媒体协商,获取媒体协商结果;
S2、所述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根据所述媒体协商结果获取对应的放音媒体资源,利用所述放音媒体资源对所述主叫用户设备进行放音;
若所述主叫用户设备和被叫用户设备不能直接互通,
所述利用所述放音媒体资源对所述主叫用户设备进行放音,包括:
所述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利用所述放音媒体资源和所述被叫用户设备挂机前所述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建立的与所述主叫用户设备之间的媒体通道对所述主叫用户设备进行放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通过向主叫用户设备发起媒体协商,获取媒体协商结果,包括:
所述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生成会话描述协议协商消息,并将所述会话描述协议协商消息发送给所述主叫用户设备,以使所述主叫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会话描述协议协商消息与所述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进行媒体协商,根据所述媒体协商结果对与所述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之间的媒体通道进行刷新,并反馈媒体协商结果,其中,所述会话描述协议协商消息包括所述被叫用户设备挂机前所述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在所述主叫用户设备侧建立的媒体通道的地址和所述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所支持的所有媒体格式,所述媒体协商结果包括所述主叫用户设备的媒体地址和媒体格式的协商结果;
其中,所述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根据所述媒体协商结果获取对应的放音媒体资源,包括:
所述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根据所述媒体格式的协商结果获取对应的放音媒体资源;
所述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利用所述放音媒体资源和所述被叫用户设备挂机前所述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建立的与所述主叫用户设备之间的媒体通道对所述主叫用户设备进行放音,包括:
所述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根据所述主叫用户设备的媒体地址确定所述媒体通道,利用所述放音媒体资源和媒体通道对所述主叫用户设备进行放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主叫用户设备和被叫用户设备能够直接互通,
在所述利用所述放音媒体资源对所述主叫用户设备进行放音之前,还包括:
所述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建立与所述主叫用户设备之间的媒体通道;
其中,所述利用所述放音媒体资源对所述主叫用户设备进行放音,包括:
所述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利用所述放音媒体资源和媒体通道对所述主叫用户设备进行放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通过向主叫用户设备发起媒体协商,获取媒体协商结果,包括:
所述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通过进行本侧媒体资源的申请,获得所述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的媒体地址;
所述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根据所述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的媒体地址生成会话描述协议协商消息,并将所述会话描述协议协商消息发送给所述主叫用户设备,以使所述主叫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会话描述协议协商消息与所述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进行媒体协商,将媒体通道更新为与所述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之间的媒体通道,并反馈媒体协商结果,其中,所述会话描述协议协商消息包括所述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的媒体地址和所述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所支持的所有媒体格式,所述媒体协商结果包括所述主叫用户设备的媒体地址和媒体格式的协商结果;
其中,所述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建立与所述主叫用户设备之间的媒体通道,包括:
所述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根据所述主叫用户设备的媒体地址建立与所述主叫用户设备之间的媒体通道;
所述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根据所述媒体协商结果获取对应的放音媒体资源,包括:
所述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根据所述媒体格式的协商结果获取对应的放音媒体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220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监控识别报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点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