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钢生胎的V型辊道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43140.0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0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田明;金杨洋;黄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3/00 | 分类号: | B65G13/00;B65G13/12;B65G13/07;B65G4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娄岳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钢生胎 型辊道 输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钢生胎的V型辊道输送装置,包括机架本体,所述机架本体的上部设有两辊道机构、中间设有位于两辊道机构之间的两横梁;所述两辊道机构呈V字形的对称设置于机架框体的两侧,每个辊道机构均包括通过斜支架组倾斜安装在机架本体上部的辊道支撑架、与辊道支撑架相连的上支架、通过两斜接机构与横梁相连的下支架、以及设置于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的辊筒组件。本发明通过在机架本体的上部对称设置两辊道机构、并在两横梁上安装斜接机构、传动机构以及动力机构,布局合理、便于安装与拆卸,实现生胎从成型工段向硫化工段的自动输送,减轻了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了生胎的输送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半钢生胎的V型辊道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轮胎行业中,为实现生胎从成型工段向硫化工段的自动输送,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辊筒、皮带或模块带等单独或组合形式的平面输送线方式。然而,此类平面输送线均是依靠生胎下子口和输送线上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进行输送,采用此平面输送方式势必导致生胎的下子口出现摩擦损伤;并且,由于绝大部分生胎的胎侧是软质的,平面输送过程中极易导致生胎的下子口压入胎腔,出现形变缺陷,影响生胎的生产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钢生胎的V型辊道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半钢生胎的V型辊道输送装置,包括机架本体,所述机架本体的上部设有两辊道机构、中间设有位于两辊道机构之间的两横梁;
所述两辊道机构呈V字形的对称设置于机架框体的两侧,每个辊道机构均包括通过斜支架组倾斜安装在机架本体上部的辊道支撑架、与辊道支撑架相连的上支架、通过两斜接机构与横梁相连的下支架、以及设置于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的辊筒组件;
所述两横梁中间的上部装有位于下支架中部并与辊筒组件相连的传动机构、下部装有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辊筒组件输送生胎的动力机构,两斜接机构分别装在横梁靠近两端的上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架本体包括高度可调的支撑支架、以及设置于支撑支架顶部的机架框体,两横梁设置于机架框体中部并位于两辊道机构的下支架之间;所述两横梁中间的上部设有用以安装传动机构的传动底板、靠近两端的上部设有用以安装斜接机构的斜接底板,两横梁的下部还设有用以安装动力机构的动力底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斜支架组呈两排对称的设置于机架框体与横梁相平行的两侧梁上,每个斜支架均包括固设于侧梁上部的斜度支腿、以及倾斜设置于斜度支腿顶部的倾斜联板;所述倾斜联板下表面与斜度支腿之间的夹角角度范围为30-40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辊道机构还包括连接上支架下表面与下支架下表面的加强板、设置于辊筒组件顶端与上支架之间的辊筒传动部、以及设置于辊筒传动部外侧并用以防护辊筒传动部的上侧防护罩和下侧防护罩。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辊筒组件包括成排排列于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的一主动辊筒和一个以上的从动辊筒,主动辊筒辊筒轴的两端通过轴承组件分别固装在上支架与下支架上;所述辊筒传动部包括固装在主动辊筒辊筒轴与从动辊筒辊筒轴上的输送链轮、传动连接主动辊筒输送链轮与相邻从动辊筒输送链轮的主动链条、以及传动连接从动辊筒输送链轮与相邻从动辊筒输送链轮的从动链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斜接机构包括通过螺栓组件固装在斜接底板上的第一直角板、通过销轴与第一直角板相连的第二直角板、以及连接第二直角板与下支架的支架底板;所述第一直角板与第二直角板通过销轴背接并可绕销轴相对转动,支架底板的一端通过螺栓组件与第二直角板相连、另一端通过螺栓组件与下支架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31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