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人体扫描数字建模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44979.6 | 申请日: | 2018-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2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派朗迪(北京)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7/33;G06T5/00;G01B11/24;B60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599 北京市密云区河南寨***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 扫描 数字 建模 | ||
本发明涉及一种3D人体扫描数字建模车,包括扫描舱(3)、数字处理舱(4)、支撑系统(6)、车辆动力系统(8)以及控制模块(7);该控制模块(7)能够获取支撑系统的倾斜状态,并为扫描系统(5)以及支撑系统(6)提供水平状态的物理校正;扫描系统(5)连接数字处理舱(4)中的微机,从而进行数字校正以及3D图像合成。将3D人体扫描数字建模设备集成与车辆上,能够提供一种有利于移动的3D人体扫描数字服务,从而在服装,电影等应用场景中提供更加便利、更加准确的3D人体扫描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人体扫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3D人体扫描数字建模车。
背景技术
三维人体扫描时通过数字转换器、照相机或扫描仪获得与区域图像类似的等高线图,再由模型软件处理转换为空间点,以点数据云显示虚拟模型、关键标志,具有扫描迅速,重现尺寸准确等优点。3D扫描技术在最近二十年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3D扫描技术目前成功地运用在了电影行业,以及军事领域,而且在这几个领域已经得到了稳步发展。
一般来说,目前大多数三维人体扫描仪使用光学技术结合光传感器装置,不接触人体来捕获人体表面数据。它由一个或多个光源,一台或多台捕获装置,一套计算机系统以及可以显示采集数据的监视器组成。三维扫描仪的基本类型有激光型、白光型、表面跟踪系统等,但是表面跟踪系统目前不能用于采集人体体型。不论是使用激光还是白光,都需经过以下4个步骤:1)首先被测物被光源照亮并由白光或激光扫描,2)CCD相机探测到被测物反射光,3)通过反射光的表现形式可以计算目标与CCD相机之间的距离,4)使用软件将距离数据转换为三维的表现形式。
目前的3D人体扫描设备由于需要较高精度的装配来满足光学拍摄和追踪的条件,因而往往设备整体的可移动性差,不能够提供可以便携移动的3D人体扫描设备。基于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3D人体扫描数字建模车,其将3D人体扫描数字建模设备集成与车辆上,能够提供一种有利于移动的3D人体扫描数字服务,从而在服装,电影等应用场景中提供更加便利、更加准确的3D人体扫描设备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备整体的可移动性差,不能够提供可以方便移动的具有高测量准确性的3D人体扫描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3D人体扫描数字建模车,其包括扫描舱3、数字处理舱4、支撑系统6、车辆动力系统8以及控制模块7;其中,汽车动力系统8安装在建模车底部,该汽车动力系统8连接了控制模块7,该控制模块7可以检测该汽车动力系统是否运转;该扫描舱3中设置了扫描系统5和支撑系统6;支撑系统6用于支撑扫描系统5,支撑系统6连接控制模块7,该控制模块7能够获取支撑系统的倾斜状态,并为扫描系统5以及支撑系统6提供水平状态的物理校正;扫描系统5连接数字处理舱4中的微机,从而进行数字校正以及3D图像合成。
进一步地,扫描系统5中包括多个柱状的扫描设备5-1,扫描设备5-1等距地安装在支撑圆台6-4上表面的圆周上。
进一步地,在多个扫描设备5-1的中心位置设置了旋转台5-3,该旋转台5-3具有平台部分以及位于平台部分下方的旋转支撑部分,该平台部分可以在旋转支撑部分的驱动下,在水平面内作旋转运动。
进一步地,扫描设备5-1具有底座11、安装于底座11上的柱状部分,该柱状部分包括朝向支撑圆台6-4中心摄制的扫描表面,该扫描表面的两侧设置了校正标尺12、升降杆15、光学扫描头13,其中光学扫描头13安装于该升降杆15上,并且能够根据需要进行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每个光学扫描头13包括一对摄影机14、16,并且上述摄影机14、16连接到数字处理舱4的微机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派朗迪(北京)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雅派朗迪(北京)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49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