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头戴式可视设备及用于头戴式可视设备的眼球追踪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45241.1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05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扣文;郭美杉;宋立通;唐溦;谢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舜宇智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G02B27/00;G06F3/01 |
代理公司: | 上海领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2 | 代理人: | 罗晓飞 |
地址: | 315408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头戴式 可视 设备 用于 眼球 追踪 系统 | ||
1.一头戴式可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屏幕,用于投射一虚拟场景图像至使用者的眼球,
一VR(Virtual Reality)光学透镜,用于在所述屏幕和该使用者的眼球之间构建一光学路径,以使得所述屏幕所投射的所述虚拟场景图像能够透过所述VR光学透镜抵至该使用者的眼球;以及
一眼球追踪系统,用于检测该使用者的眼球的视线方向,以基于该视线方向调整所述虚拟场景图像位于所述屏幕的显示位置,其中,所述眼球追踪系统包括:
至少一光源,用于投射一检测光至该使用者的眼球;以及
一接收模组,用于接收自该使用者的眼球处所反射的该检测光,以检测该使用者的眼球的视线方向,其中,所述接收模组位于所述VR光学透镜的侧部,并朝向该使用者的眼球,以使得自该使用者的眼球处所反射的该检测光直接被所述接收模组所接收;
其中所述接收模组包括至少一光学透镜和一感光芯片,其中,所述至少一光学透镜朝向该使用者的眼球且用于接收该使用者的眼球处所反射的该检测光,其中,所述感光芯片所设定的平面与所述至少一光学透镜所设定的平面之间具有一夹角,其中,所述感光芯片所设定的平面与所述至少一光学透镜所设定的平面之间的夹角的大小取决于该使用者眼球所设定的物方光轴和所述接收模组所设定的感光光轴之间的夹角和所述至少一光学透镜自身的光学参数;
其中,该使用者眼球所设定的物方光轴和所述接收模组所设定的感光光轴之间的夹角取决于该使用者的眼球与所述VR光学透镜之间的距离,该使用者的眼球的预设直径,以及,所述VR光学透镜与所述接收模组之间的距离;该使用者眼球所设定的物方光轴和所述接收模组所设定的感光光轴之间的夹角的范围为:25.0°~4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可视设备,其中,设定该使用者眼球所设定的光轴和所述接收模组所设定的光轴之间的夹角为3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可视设备,其中,设定所述感光芯片所设定的平面与所述至少一光学透镜所设定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头戴式可视设备,其中,所述接收模组的所述至少一光学透镜被实施为单片非球面光学透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戴式可视设备,其中,所述眼球追踪系统集成于所述VR光学透镜,以使得所述VR光学透镜和所述眼球追踪系统具有一体式结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戴式可视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光源包括8个所述光源,其中,8个所述光源周向地布置于所述VR光学透镜的周缘,用于投射该检测光至该使用者的眼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戴式可视设备,其中,每一所述光源包括多路光纤和一非可见光光源,所述多路光纤分别连通于所述非可见光光源,以使得在所述非可见光光 源被导通后,分别于所述多路光纤的每一光纤处产生该检测光。
8.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头戴式可视设备,其中,所述屏幕相对所述VR光学透镜可移动,以通过改变所述屏幕和所述VR光学透镜之间的距离,调节该使用者的眼球的屈光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舜宇智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余姚舜宇智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524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