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温手工制备金属表面陶瓷热障涂层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45330.6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6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沈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绿时顺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8/12 | 分类号: | C23C18/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温 手工 制备 金属表面 陶瓷 热障 涂层 方法 | ||
1.一种室温手工制备金属表面陶瓷热障涂层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碱性硅溶胶液体、包含碱金属锂或钾的硅酸盐或/和锂或钾的氢氧化物的固体或水溶液两者按一定比例混均,以获得水溶液A;
2)将步骤1)中的水溶液A和隔热陶瓷粉按一定比例混均,得到水性浆料B;
3)将步骤2)获得的水性涂料B通过手工刷涂或雾化喷涂或将金属件在液体涂料中浸泡再取出的涂覆方法室温涂在金属件表面,将有涂层的金属件在30℃-300℃烘干,得到有热障涂层的金属件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3)中有热障涂层的金属件C由室温逐渐加热到700℃-1200℃,加热过程升温速率不超过5℃/mi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过程中有热障涂层的金属件C置于氩气等惰性气氛或燃烧的天然气等非强氧化性气氛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水溶液A中来自于碱性硅溶胶液体的二氧化硅SiO2重量百分含量占总重的7-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水溶液A中SiO2/M2O摩尔比在0.50-1.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水性浆料B中优化的隔热陶瓷粉的重量百分含量占总重的35-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1)或步骤2)中所述混匀包括超声振荡混匀、手工或机械搅拌混匀、加热混匀三种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3)中所述金属件包括:镍基和钴基高温合金、镍钴铝钇等多元粘接合金、高强钢、各类碳钢、不锈钢、铝合金、镁合金、铜合金、单晶或多晶金属硅、钛合金、钨合金、钼合金等金属做成的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2)中所述隔热陶瓷粉包括能起隔热作用的所有陶瓷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2)中所述隔热陶瓷粉粒度在100μm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绿时顺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绿时顺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53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