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用救生舱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45550.9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8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邹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市九鼎智远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06B5/10;E05F5/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韩雪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门 救生舱门 开关转轴 外门 缓冲机构 开关转柄 开闭 通孔 矿用救生舱 可拆卸的 矿用机械 旋转中心 重合 缓冲 外端 转动 变形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救生舱门,属于矿用机械领域,包括内门、外门和缓冲机构;所述外门设于内门外侧,所述内门与外门之间设有缓冲机构,所述设于缓冲机构用于缓冲外门对内门的冲击;还包括可拆卸的开关转轴和开关转柄;所述开关转轴穿设在内门上;所述外门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开关转轴的旋转中心重合;所述开关转轴外端可通过套设开关转柄进行转动,来控制内门的开闭。由于该结构,可以避免救生舱门和开关转柄被冲击变形,保证救生舱门在冲击后仍能正常开闭,满足矿用救生舱的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用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矿用救生舱门。
背景技术
我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的大格局中占有绝对的比重,达到近 70%。我国的煤炭产量虽然只占世界煤炭产量的 1/3,但煤矿矿难死亡人数占世界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的 4/5。世界每发生20起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煤矿灾难中,就有8起发生在中国,频繁的矿难不仅造成了许多家庭的破裂,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矿用救生舱”就是用来研究解决矿山企业的重大灾害应急救援的一系列关键技术,为矿工在灾变环境下提供稳定可靠、保障齐全的维生空间,把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为我国的煤炭生产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现有矿用救生舱的门作为逃生的出入口,在经历爆炸、冲击后,存在变形的风险,尤其是开启救生舱的门的转柄,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冲击变形后导致门无法开启,救援的人进不去,逃生的人也出不来,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矿用救生舱门,拟解决以下问题:
1. 解决现有矿用救生舱门,抗冲击能力弱的技术问题;
2. 还解决现有矿用救生舱门,冲击易变形,无法开闭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矿用救生舱门,包括内门、外门和缓冲机构;所述外门设于内门外侧,所述内门与外门之间设有缓冲机构,所述设于缓冲机构用于缓冲外门对内门的冲击。
由于上述结构,内门接触救生舱内部,为主要密封保护通道门,外门接触外部恶劣环境,用于应对爆炸冲击,缓冲机构设在内门和外门之间,可以与内门和外门相接触或固定。当爆炸冲击时,先由接触外部恶劣环境的外门进行抵挡,外门的能量通过压缩缓冲机构,将冲击能量缓冲掉,保护了内门承受较大的冲击,防止内门变形无法开闭和密封性。
为了进一步完善,所述缓冲机构为若干个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内门的外侧面和外门的内侧面接触。
由于上述结构,靠近救生舱内部的面为内侧面,靠近外部环境的面为外侧面,缓冲机构为若干个弹簧,根据缓冲的需要设置弹簧的数量和弹性系数,弹簧应均匀分布在内门的外侧面和外门的内侧面之间,使整体受力更均衡,弹簧在初始状态对外门保持一定的支撑力,内门和外门保持一定的距离。
为了进一步完善,所述内门包括内门体、围框和挡框;所述围框固定在内门体和挡框之间;所述外门包括挡体和引导体;所述引导体限制在内门体、围框和挡框形成的空腔内水平移动,所述引导体与挡体连为一体,所述挡体用于抵挡外部环境的冲击。
由于上述结构,内门体接触救生舱内部,内门体外侧面上的周围围有围框,围框垂直内门体外侧面,内门体与围框连为一体,形成方形水池状,挡框固定在围框外侧面,用于阻挡引导体从内门体、围框和挡框形成的空腔内滑出;挡框与围框可拆卸连接,方便外门安装在内门上,方便维护。引导体与挡体连为一体,所述挡体直接接触外部环境,承受主要的冲击。当出现外部环境爆炸冲击时,挡体承受冲击,在围框和引导体的引导下向整体向内门体靠近,缓冲机构对冲击缓冲,保护了内门体,防止内门体变形和影响密封性。
为了进一步完善,还包括若干个滚柱,所述滚柱对称分布在引导体和围框之间,用于引导外门水平方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市九鼎智远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未经攀枝花市九鼎智远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55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