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焊接用铜基合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45589.0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1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军;汪积武;朱翰钦;朱心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名伦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9/04 | 分类号: | C22C9/04;C22C1/03;C22F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23 | 代理人: | 王海荣 |
地址: | 245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基合金材料 焊接 焊接工艺 重量百分比 制造 | ||
1.一种焊接用铜基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用铜基合金材料按重量百分比包含如下元素:锰Mn 0.2%-1.5%、锌Zn 18%-29%、银Ag 0.001%-0.01%、硼B 0.001-0.003%、镍Ni 0.001%-0.01%、钼Mo 0.001%-0.009%、铟In 0.001%-0.01%、锆Zr0.001%-0.01%、铈Ce 0.001-0.005%、钪Sc 0.001%-0.009%,铷Rd 0.001%-0.009%,铌Nb 0.001%-0.005%,钕Nd 0.002%-0.01%,余量为铜Cu。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用铜基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Ag、B和Ni的重量百分比合计为0.004%-0.015%,Zr的重量百分比、Mo的重量百分比的1/4、Ce的重量百分比的1/3以及Sc的重量百分比合计为0.003%-0.015%,Mn的重量百分比的1/5、Rd的重量百分比的1/3以及Nd的重量百分比的1/4合计为0.042%-0.258%,In的重量百分比、Nb的重量百分比的1/2以及Sc的重量百分比的1/3合计为0.002%-0.012%。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焊接用铜基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用铜基合金材料的晶粒平均粒径小于或者等于20μm,固相线温度小于或者等于610℃,液相线温度小于或者等于750℃,润湿角小于或者等于2°。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焊接用铜基合金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按重量百分比对以下成分:锰Mn 0.2%-1.5%、锌Zn 18%-29%、银Ag 0.001%-0.01%、硼B 0.001-0.003%、镍Ni 0.001%-0.01%、钼Mo 0.001%-0.009%、铟In0.001%-0.01%、锆Zr 0.001%-0.01%、铈Ce 0.001-0.005%、钪Sc 0.001%-0.009%,铷Rd 0.001%-0.009%,铌Nb 0.001%-0.005%,钕Nd 0.002%-0.01%,余量为铜Cu,其中,Ag、B和Ni的重量百分比合计为0.004%-0.015%,Zr的重量百分比、Mo的重量百分比的1/4、Ce的重量百分比的1/3以及Sc的重量百分比合计为0.003%-0.015%,Mn的重量百分比的1/5、Rd的重量百分比的1/3以及Nd的重量百分比的1/4合计为0.042%-0.258%,In的重量百分比、Nb的重量百分比的1/2以及Sc的重量百分比的1/3合计为0.002%-0.012%,进行配料,以此准备铜锭和铜中间合金颗粒;
将所述铜锭在真空条件下快速熔化,熔化温度1250℃-1320℃,得到铜熔体;
将所述铜熔体流入真空倾动式保温炉中,保温至1180℃-1200℃,电磁搅拌10min-15min,精炼、除渣和除气处理;
添加各中间合金颗粒,电磁搅拌10min,再次精炼处理,静置15min,得到铜合金熔体;
使铜合金熔体通过加热铸型器和冷却器,对铜合金熔体进行水平半固态连续定向凝固成型,得到铜合金铸坯;
铜合金铸坯经过连续轧制,粗轧温度750℃-800℃,终轧温度580℃-600℃,得到Φ8mm-Φ55mm铜合金杆坯;
第一热处理,轧制后的铜合金杆坯加热至850℃-900℃,并保持60s-180s,然后以60℃/s以上的速度至少冷却到70℃以下;
对第一热处理后的铜合金杆坯进行剥皮处理;
对剥皮处理后的铜合金杆坯进行至少一组的拉拔、第二热处理的、拉拔的组合处理,得到铜合金材料;
对铜合金材料进行第三热处理,得到焊接用铜基合金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合金熔体的浇铸温度为620℃-65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铜中间合金颗粒为直径5-10mm的球状颗粒,铜在各铜中间合金中的重量百分比占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名伦精密五金有限公司,未经黄山名伦精密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55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