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疲劳、氧化交互作用的热成形模具使用寿命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45661.X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08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和;张鹏;谢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秦秋星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疲劳 氧化 交互作用 成形 模具 使用寿命 预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疲劳、氧化交互作用的热成形模具使用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热作模成形钛合金件的工况下对热成形模具进行疲劳试验,首先判断试验是否为机械循环和温度循环叠加构成,即是否为热机械疲劳;微观组织显示疲劳裂纹是否穿晶萌生、沿晶扩展;若不是,该预测方法不适用;
步骤2:对失效构件进行微观分析,是否有氧化物裂纹,即判断是否为氧化疲劳导致失效,若不是,该预测方法不适用;
步骤3:若既是热机械疲劳,又是氧化疲劳,即失效是由疲劳、氧化交互作用所导致,则观察热成形模具表面生成的氧化物的微观组织成分,确定氧化物的主要成分,测出氧化物和热成形模具的基体材料的相关参数;
步骤4:根据氧化物的参数和基体材料的参数,建立氧化层应力模型;
步骤5:建立由氧化层断裂而导致的裂纹扩展速率模型;
步骤6:建立疲劳氧化相互作用导致的总损伤率模型;
步骤7:用临界裂纹长度将总损伤率模型无量纲化,得到热成形模具使用寿命预测模型;
步骤8:根据热成形模具使用寿命预测模型得到疲劳旋转周数,计算出热机械疲劳期间总应变,绘制应变-疲劳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疲劳、氧化交互作用的热成形模具使用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建立氧化层应力模型的步骤包括:
建立变形兼容性方程:
建立力平衡方程:
σOXf+(1-f)σS=σ (2)
由式(1)和(2)得:
其中,σOX氧化层的应力,EOX是氧化物的弹性模量,αOX是氧化物的热膨胀系数,σS是基体应力,ES是基体材料的弹性模量,αS是基体材料的热膨胀系数,f是氧化物的体积百分比,T0是氧化物形成时零应力的参考温度,T是当前温度,σ为冲头压力与板料接触面积的比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疲劳、氧化交互作用的热成形模具使用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建立裂纹扩展速率模型的步骤包括:
氧化物裂纹的生长服从抛物线关系:
由氧化层断裂而导致的裂纹扩展速率可表示如下:
其中,hc是临界层厚度,tc是断裂时间,a为裂纹的长度,t为裂纹生长时间,k为抛物线速率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疲劳、氧化交互作用的热成形模具使用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疲劳氧化相互作用导致总损伤率模型为:
其中,为疲劳损伤率,为氧化损伤率,N为疲劳循环周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疲劳、氧化交互作用的热成形模具使用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用临界裂纹长度acr将式(6)无量纲化,则式(6)改写为:
其中,acr被定义为:
KIC是材料的断裂韧性,Y是试件的形状因子,σc为在临界状态下所对应的平均应力,即断裂应力或者称为裂纹体断裂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566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