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膨润土精制蒙脱石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46424.5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0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黄帮委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柏科立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40 | 分类号: | C01B33/40 |
代理公司: | 杭州凌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316 | 代理人: | 李仁义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膨润土 精制 蒙脱石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膨润土提纯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膨润土精制蒙脱石生产工艺。一种利用膨润土精制蒙脱石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原矿制浆‑‑过筛‑‑改性‑‑絮凝脱水‑‑酸中和‑‑絮凝脱水‑‑洗涤‑‑调浆、剥片‑‑浓缩‑‑喷雾干燥‑‑打散‑‑包装。本工艺不但能够除去原矿中的杂质、碱不溶杂质、酸不溶杂质,而且能够除去改性后产生新杂质,进一步提高产品纯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膨润土提纯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膨润土精制蒙脱石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膨润土是以蒙脱石为主要矿物成分的非金属矿产,蒙脱石结构是由两个硅氧四面体夹一层铝氧八面体组成的2:1型晶体结构,由于蒙脱石晶胞形成的层状结构存在某些阳离子,如Cu、Mg、Na、K等,且这些阳离子与蒙脱石晶胞的作用很不稳定,易被其它阳离子交换,故具有较好的离子交换性。膨润土也叫斑脱岩,皂土或膨土岩。我国开发使用膨润土的历史悠久,原来只是做为一种洗涤剂。(四川仁寿地区数百年前就有露天矿,当地人称膨润土为土粉)。真正被广泛使用却只有百来年历史。美国最早发现是在怀俄明州的古地层中,呈黄绿色的粘土,加水后能膨胀成糊状,后来人们就把凡是有这种性质的粘土,统称为膨润土。其实膨润土的主要矿物成分是蒙脱石,含量在85-90%,膨润土的一些性质也都是由蒙脱石所决定的。蒙脱石可呈各种颜色如黄绿、黄白、灰、白色等等。可以成致密块状,也可为松散的土状,用手指搓磨时有滑感,小块体加水后体积胀大数倍至20-30倍,在水中呈悬浮状,水少时呈糊状。蒙脱石的性质和它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有关。
现有膨润土提纯工艺分为2种:①干法提纯:利用雷蒙机粉碎通过调节负压利用比重法分离提纯,雷蒙机磨粉过程中易将杂质(石英、碳酸钙、方解石)破除成微粉混入成品,这些微粉杂质很难从成品中二次分离,纯度差,附加值低,并且限制其应用范围;②湿法提纯:传统湿法提纯能够部分除去粗杂质,但方英石(与蒙脱石密度相近)等无法除去,改性后产生新杂质无法分离;蒙脱石易吸取自身比重30倍的水分形成凝胶,原矿中微粉杂质(泥土、有机质等杂质悬浮在胶体中,无法通过沉降、离心等办法分离除去,产品纯度远达不到精细化工要求,限制其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膨润土精制蒙脱石生产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膨润土精制蒙脱石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膨润土矿造浆:将开采的膨润土加水搅拌制成泥浆,泥浆浓度控制在10%-15%;
步骤2)筛浆:将膨润土浆通过200目筛孔,将原矿中粗杂质除去;
步骤3)调浆改性:在泥浆中加入膨润土当量2%-4%的改性剂,控制浆液pH值在8-10、温度在50-90℃的条件下反应2-3小时后,加水将浆液调至2%-8%浓度,再加入降粘剂处理后,先通过锥形除渣器分离后,浆液再通过325目过滤器分离出高纯度膨润土浆液;
步骤4)一次浆液絮凝及离心脱水:高纯度浆液加入絮凝剂得到絮聚体,通过脱水机得到高固含浆料;
步骤5)酸化及洗浆:高固含浆料通过酸液中和pH值至6-7,采用洗涤工序除去可溶性离子杂质和碱溶性杂质;
步骤6)二次浆液絮凝及离心脱水:将经步骤5)的高固含浆料加入絮凝剂得到絮聚体,通过脱水机得到高固含浆料;
步骤7)调浆:加水将泥浆浓度调至3%-5%,加入降粘剂;
步骤8)磨浆:经过剥片机将蒙脱石剥片至纳米结构,剥片后的浆料浓缩至15%-20%泥浆浓度;
步骤9)喷雾干燥及打散:通过喷雾干燥、打散至325目过筛、包装。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的粗杂质夹带部分蒙脱石,二次循环造浆过筛,筛孔20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柏科立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柏科立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64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