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同台联苯炉多点差异温度的控温系统进行的控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47015.7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14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朱洪音;刘文辉;莫帮江;胡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卓成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1/04 | 分类号: | D01D1/04;D01D5/08;D01D13/02;D01F13/00 |
代理公司: | 慈溪夏远创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6 | 代理人: | 陈伯祥;张小晶 |
地址: | 31531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同台 联苯 多点 差异 温度 系统 进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同台联苯炉多点差异温度的控温系统进行的控温方法,包括一台联苯锅炉和多个纺丝箱体,所述纺丝箱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联苯进气管,所述联苯进气管上装有气动调节阀、流量计和压力变送器,所述联苯进气管出纺丝箱体后设有冷凝排气系统以及用于冷凝液回流的回流管道和回流泵;所述温度传感器、气动调节阀、流量计和压力变送器均与控制单元连接。本发明同一台联苯炉可以实现多点差异化温度的精准控制,对生产不同产别化的品种工艺控制提供了保证,同时克服了原先通过增加多台联苯炉分别进行控制的不足之处,减少了设备的占地面积,同时减少了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同台联苯炉多点差异温度的控温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利用同台联苯炉多点差异温度的控温系统进行的控温方法。
背景技术
联苯,全称联苯混合物,是指联苯醚73.5%和联苯26.5%共溶共沸混合物。联苯加热系统主要指联苯锅炉,即联苯液储存及加热汽化源,通过联苯汽化上升管道,供应热源,进行加热。在化纤企业,通常采用将联苯加热至258℃以上,汽化形成联苯蒸汽,进而使用该联苯蒸汽来加热。
目前在化纤企业使用的联苯锅炉给纺丝箱体提供热能,因为使用同一台联苯锅炉,所带的箱体温度不可调节,要高一起高,要低一起低。随着客户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工艺控制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生产不同品种对工艺的要求不同,原来的装置只能在各品种间找平衡,控制不精准,产品质量难以满足客户要求,特别是在同一联苯锅炉控制得区域做有色丝等产别化的品种时,工艺温度很难达到要求。
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447390.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组份纺丝箱体,包括两个温控区域主箱体和副箱体,并且主箱体与第一联苯炉连接,副箱体与第二联苯炉连接,从而实现纺丝箱体温度的精确控制,但是该专利技术的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同台联苯炉多点差异温度的控温系统进行的控温方法,通过在每个箱体的联苯进气管上安装气动调节阀,同时通过温控仪表控制调节阀阀芯的开度,达到差别化纺丝温度精准控制的效果;另外,每个进气单元独立设置冷凝排气系统,冷却水协同进行纺丝箱体的精准控制,冷凝液回流到同一联苯炉,实现联苯混合物的循环再利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同台联苯炉多点差异温度的控温系统,包括一台联苯锅炉和多个纺丝箱体,所述纺丝箱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联苯进气管,所述联苯进气管上装有气动调节阀、流量计和压力变送器,所述联苯进气管出纺丝箱体后设有用于冷凝液回流的回流管道、回流泵和旁路电磁阀;所述温度传感器、气动调节阀、流量计、压力变送器、回流泵和旁路电磁阀均与控制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温系统还包括冷凝排气系统,所述冷凝排气系统包括冷凝器、循环冷却水进水管、循环冷却水出水管和冷凝分水器,所述冷凝分水器上设有排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排气系统还包括用于纺丝箱体冷却的纺丝箱体冷却水管,所述纺丝箱体冷却水管上设有气动阀,所述气动阀与控制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纺丝箱体上设有压力变送器,所述压力变送器与控制单元连接,并与回流泵和旁路电磁阀进行联动控制,当纺丝箱体内的压力过大时,联动开启回流泵,当纺丝箱体内的压力处于正常范围时,开启回流泵旁路电磁阀,使冷凝液依靠重力回流至联苯炉。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为PLC控制。
相应的,一种利用同台联苯炉多点差异温度的控温系统进行的控温方法,当需要两种及以上色母粒熔体进行有色纺丝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每个纺丝箱体温控区域分别设定各自的目标温度t1;
步骤b)开启各条联苯进气管上的气动调节阀,调整其阀芯开度K,联苯进气管的热介质经过流量计计量后通入纺丝箱体,使其加热升温,同时采集压力变送器的压力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卓成化纤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卓成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70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纺丝方法
- 下一篇:一种静电纺丝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