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web指纹实现批量站点漏洞快速检测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47167.7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0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根;范渊;杨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57 | 分类号: | G06F21/57;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站点 漏洞 指纹 快速检测 安全漏洞 风险检测 快速匹配 漏洞检测 目标站点 网络安全 指纹匹配 目标群 扫描 筛选 预警 安全 响应 分类 | ||
本发明涉及网络安全,旨在提供基于web指纹实现批量站点漏洞快速检测的方法及系统。该种基于web指纹实现批量站点安全漏洞快速检测的方法,包括步骤:收集目标群指纹并分类;进行漏洞指纹匹配,筛选出目标站点群中可能存在当前漏洞的站点;进行站点漏洞检测,确认是否存在该漏洞。本发明先快速匹配该漏洞影响的组件及版本,再对这批可能受影响的站点进行针对性的漏洞策略扫描,从而快速实现站点漏洞风险检测,实现站点漏洞快速预警和安全响应,减少站点漏洞带来的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网络安全领域,特别涉及基于web指纹实现批量站点漏洞快速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Web应用是当前互联网上最为的丰富的资源呈现形式,由于其访问简单、拓展性好、不受空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目前在新闻资讯、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管理、日常办公、在线金融等几乎所有行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都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但与此同时,由于Web应用开发、运维、管理等环节难免不规范及产品组件、第三方应用、通讯协议、脚本语言等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设计缺陷。如果这些承载着大量个人信息、业务数据、个人/企业资产等重要数据的Web应用的安全漏洞被攻击者恶意利用,那么整个Web应用系统都会面临严重安全风险。
因此当互联网上爆出Web应用安全漏洞,特别是零天漏洞时,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Web应用的安全漏洞风险进行快速检测、评估和修复,从而进一步降低Web应用系统被入侵的可能,显得至关重要。
传统对Web应用漏洞检测方法,通常是基于爬虫技术的漏洞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Web应用页面进行爬取,再对页面填充各种可能造成安全风险的畸形数据,对其返回的检测结果与预期值进行匹配,从而验证该页面是否存在漏洞。
传统方法对单个网站漏洞检测非常有效,但由于存在检测时间长,效率低、成本高等难题,不大合适当大批量站点漏洞(特别是零天漏洞)安全风险的快速检测和安全预警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Web指纹信息,对大批量站点安全风险实现快速检测的方法及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基于web指纹实现批量站点安全漏洞快速检测的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收集目标群指纹;
探测并收集目标网站群的指纹信息,指纹信息包括:站点CMS模板的程序名称及版本号、脚本语言的程序名称及版本号、框架的程序名称及版本号、组件的程序名称及版本号、第三方应用的程序名称及版本号、站点服务器的操作系统的程序名称及版本号、站点服务器的操作系统补丁的程序名称及版本号、站点服务器的主机服务的程序名称及版本号、站点服务器的数据库的程序名称及版本号,以及站点服务器的中间件的程序名称及版本号;
步骤(2):目标群指纹分类;
按目标站点群的指纹类型,对步骤(1)收集的指纹信息进行分类并归档存储;
所述指纹类型包括应用层指纹、主机层指纹和数据库层指纹;
步骤(3):漏洞指纹匹配;
根据漏洞(如某零天漏洞)影响的WEB应用的应用名称及版本号,与步骤(2)存储的各目标站点的指纹信息(即指纹信息中的所有程序名称及版本号)进行快速匹配(通过关键字模糊查询快速匹配);
若站点的指纹信息中的程序名称及版本号,与漏洞影响的WEB应用的应用名称及版本号匹配成功,则认为该版本的程序可能存在当前漏洞,确认该站点是可能存在当前漏洞的网站;
快速匹配结束,筛选出目标站点群中可能存在当前漏洞的站点;
步骤(4):站点漏洞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71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