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强化学反应型高分子自粘橡胶止水带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49216.0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6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静;岳迎九;谭永杰;金家康;谢君泰;刘名君;郭勇;吴延伟;仝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同创交通工程配套产品产业技术研究院;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四川铁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0 | 分类号: | C09J7/20;C09J7/30;C09J153/02;C09J11/06;C09J11/08;C08L7/00;C08L91/00;C08K13/06;C08K3/26;C08K3/22;C08K5/09;C08K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053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强 化学反应 高分子 橡胶 止水带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超强化学反应型高分子自粘橡胶止水带,包括橡胶基材、涂覆在所述橡胶基材表面的自粘胶和粘附在所述自粘胶表面的PET隔离膜;
所述橡胶基材包括二烯类橡胶、活性剂、防老剂、补强剂、操作油、功能填料和硫化体系;
所述功能填料包括在450~600℃煅烧20~80min后的基料,所述基料为蒙脱土和/或水滑石;
所述自粘胶包括热塑性弹性体、软化油、增粘树脂、填充剂、抗氧剂、马来酸酐接枝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和N-十六烷基亚丙基二胺双氯化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强化学反应型高分子自粘橡胶止水带,其特征在于,以二烯类橡胶100质量份为基准,所述橡胶基材包括活性剂2~8份、防老剂1~3.5份、补强剂50~60份、操作油8~12份、功能填料20~30份和硫化体系1.5~3.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强化学反应型高分子自粘橡胶止水带,其特征在于,以热塑性弹性体的30~60质量份为基准,所述自粘胶包括软化油5~20份、增粘树脂30~60份、填充剂1~5份、抗氧剂0.1~1份、马来酸酐接枝SEBS5~15份和N-十六烷基亚丙基二胺双氯化铵0.1~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超强化学反应型高分子自粘橡胶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烯类橡胶包括天然橡胶、顺丁橡胶和异戊二烯橡胶中一种或者几种;
所述的活性剂为氧化锌和硬脂酸;
所述的补强剂为N550和/或N330;
所述的操作油为石蜡油和/或机油;
所述的硫化体系包括硫磺和促进剂CZ;
所述的防老剂包括RD、4010NA和微晶蜡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超强化学反应型高分子自粘橡胶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包括热塑性弹性体SBS或者热塑性弹性体SIS;
所述的增粘树脂包括碳五石油树脂和/或碳九石油树脂;所述的软化油为脂肪族矿物油或环烷油;所述的填充剂为金红石型钛白粉、滑石粉和纳米钙中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和/或亚磷酸酯类抗氧剂。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超强化学反应型高分子自粘橡胶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粘胶涂覆在橡胶基材的单面或者两面;所述自粘胶在橡胶基材单面的涂覆厚度为0.6~3mm;所述超强化学反应型高分子自粘橡胶止水带中橡胶基材的厚度为4mm~12mm。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超强化学反应型高分子自粘橡胶止水带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软化油、增粘树脂、抗氧剂和填充剂进行第一混合熔融,得到初级混合融料;
将所述初级混合熔料与热塑性弹性体、马来酸酐接枝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和N-十六烷基亚丙基二胺双氯化铵进行第二混合熔融,得到融胶混料;
将所述融胶混料在160~200℃混合搅拌1.5~4.5h,得到自粘胶;
(2)将二烯类橡胶进行塑炼,然后将塑炼后的二烯类橡胶与活性剂、防老剂、补强剂、操作油、功能填料进行一段混炼,得到母胶;
将所述母胶与硫化体系进行二段混炼后,再进行下片,得到橡胶生胶;
(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橡胶生胶进行硫化处理,在得到的橡胶熟料的表面涂覆所述步骤(1)得到的自粘胶,得到自粘橡胶初品;
(4)在所述步骤(3)得到的自粘橡胶初品的自粘胶表面粘附PET隔离膜,得到超强化学反应型高分子自粘橡胶止水带;
所述步骤(1)和步骤(2)没有时间先后顺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第一混合熔融的温度为170~200℃;第二混合熔融的温度为170~19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一段混炼温度75℃~135℃,一段混炼的时间为2~5min。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二段混炼的温度为75~95℃,二段混炼的时间为1~3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同创交通工程配套产品产业技术研究院;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四川铁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省同创交通工程配套产品产业技术研究院;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四川铁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921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新材料
- 下一篇:一种抗UV美纹纸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