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腐蚀抗菌抗生物污损多功能金属基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49527.7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7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熊天英;赵志坡;唐俊榕;邱翔;王吉强;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3C24/04 | 分类号: | C23C24/04;B22F9/24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腐蚀 抗菌 抗生 污损 多功能 金属 防护 涂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腐蚀抗菌抗生物污损多功能金属基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化学反应在氧化石墨烯上原位合成粒度为5~40nm的纳米银,原料氧化石墨烯和硝酸银的重量比为1:1,采用球磨技术将粒度为25~38μm的Al粉,与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粉末混合;其中,复合粉末粒度为10~50μm,石墨烯与纳米银复合粉末的质量比例1:1;
球磨采用1mm、3mm、9mm三种不锈钢球,三种不锈钢球的质量比例为1:1:1,球料质量比为10:1,转速为100rpm,Al粉末与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粉末的重量比为50:1,得到Al/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粉末,复合粉末粒度25~38μm;
将球磨完后的复合粉末在氩气保护下250℃热处理3h,采用冷喷涂技术将前述复合粉末沉积到Q235基体上形成复合涂层,冷喷涂条件为:加速气体为压缩空气,气体压力为2.0MPa,气体加热温度为250℃,送粉速率为20g/min,喷枪距工件20mm;
从而,得到石墨烯/纳米银均匀分布的Al基耐腐蚀抗菌抗生物污损的多功能金属基防护涂层,金属基防护涂层厚度为300μm,其达到的技术指标如下:涂层结合强度不小于40MPa;耐50℃盐雾,湿热200天,抗蛋白吸附效率80%,硅藻、贻贝、藤壶年附着面积5%;具有光谱抗菌性,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中的抗菌环直径1㎝。
2.一种耐腐蚀抗菌抗生物污损多功能金属基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化学反应在氧化石墨烯上原位合成粒度为5~40nm的纳米银,原料氧化石墨烯和硝酸银的重量比为1:1,采用球磨技术将Al-Mg合金粉末与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粉末混合;其中,Al-Mg合金粉末的粒度为25~38μm,Mg含量为0.5~2.5wt%;复合粉末粒度为10~50μm,石墨烯与纳米银复合粉末的质量比例1:1;
球磨采用1mm、3mm、9mm三种不锈钢球,三种不锈钢球的质量比例为1:1:1,球料质量比为15:1,转速为150rpm,Al-Mg合金粉末与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粉末的重量比为50:1,得到Al-Mg/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粉末,复合粉末粒度25~38μm;
将球磨完后的复合粉末在氩气保护下300℃热处理3h,采用冷喷涂技术将前述复合粉末沉积到Q235基体上形成复合涂层,冷喷涂条件为:加速气体为压缩空气,气体压力为2.0MPa,气体加热温度为300℃,送粉速率为20g/min,喷枪距工件20mm;
从而,得到石墨烯/纳米银均匀分布的Al合金基耐腐蚀抗菌抗生物污损的多功能金属基防护涂层,金属基防护涂层厚度为300μm,其达到的技术指标如下:涂层结合强度不小于40MPa;耐50℃盐雾,湿热200天,抗蛋白吸附效率80%,硅藻、贻贝、藤壶年附着面积5%;具有光谱抗菌性,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中的抗菌环直径1㎝。
3.一种耐腐蚀抗菌抗生物污损多功能金属基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化学反应在氧化石墨烯上原位合成粒度为5~40nm的纳米银,原料氧化石墨烯和硝酸银的重量比为1:1,采用球磨技术将粒度为13~25μm的纯Zn粉末与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粉末混合;其中,复合粉末粒度为10~50μm,石墨烯与纳米银复合粉末的质量比例1:1;
球磨采用1mm、3mm、9mm三种不锈钢球,三种不锈钢球的质量比例为1:1:1,球料质量比为10:1,转速为100rpm,Zn粉末与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粉末的重量比为80:1,得到Zn/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粉末,复合粉末粒度13~25μm;
将球磨完后的复合粉末在氩气保护下200℃热处理3h,采用冷喷涂技术将前述复合粉末沉积到Q235基体上形成复合涂层,冷喷涂条件为:加速气体为氮气,气体压力为2.0MPa,气体加热温度为200℃,送粉速率为20g/min,喷枪距工件20mm;
从而,得到石墨烯/纳米银均匀分布的Zn基耐腐蚀抗菌抗生物污损的多功能金属基防护涂层,金属基防护涂层厚度为300μm,其达到的技术指标如下:涂层结合强度不小于40MPa;耐50℃盐雾,湿热200天,抗蛋白吸附效率80%,硅藻、贻贝、藤壶年附着面积5%;具有光谱抗菌性,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中的抗菌环直径1㎝。
4.一种耐腐蚀抗菌抗生物污损多功能金属基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化学反应在氧化石墨烯上原位合成粒度为5~40nm的纳米银,原料氧化石墨烯和硝酸银的重量比为1:1,采用球磨技术将Zn-Al合金粉末与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粉末混合;其中,Zn-Al合金粉末的粒度为13~25μm,Al含量为15wt%;复合粉末粒度为10~50μm,石墨烯与纳米银复合粉末的质量比例1:1;
球磨采用1mm、3mm、9mm三种不锈钢球,三种不锈钢球的质量比例为1:1:1,球料质量比为10:1,转速为120rpm,Zn-Al合金粉末与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粉末的重量比为100:1,得到Zn-Al/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粉末,复合粉末粒度13~25μm;
将球磨完后的复合粉末在氩气保护下250℃热处理3h,采用冷喷涂技术将前述复合粉末沉积到Q235基体上形成复合涂层,冷喷涂条件为:加速气体为氦气,气体压力为2.0MPa,气体加热温度为250℃,送粉速率为20g/min,喷枪距工件20mm;
从而,得到石墨烯/纳米银均匀分布的Zn合金基耐腐蚀抗菌抗生物污损的多功能金属基防护涂层,金属基防护涂层厚度为300μm,其达到的技术指标如下:涂层结合强度不小于40MPa;耐50℃盐雾,湿热200天,抗蛋白吸附效率80%,硅藻、贻贝、藤壶年附着面积5%;具有光谱抗菌性,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中的抗菌环直径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952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