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锥型的电磁轨道炮轨道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50306.1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9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王爱涛;耿轶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1B6/00 | 分类号: | F41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马东伟;庞许倩 |
地址: | 100854 北京市海淀区永***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锥型 电磁 轨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锥型的电磁轨道炮轨道,属于电磁轨道炮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枢在轨道末端会发生失接触的问题。轨道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电磁轨道炮的电枢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运动;靠近炮口端的轨道间距小于远离炮口端的轨道间距。在轨道炮发射过程中,上述设计能够增加枢轨的有效接触面积,减少轨道中后段中因枢轨脱离而导致的打火烧蚀等情况,减少了炮膛内热量的产生,对轨道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轨道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微锥型的电磁轨道炮轨道。
背景技术
电磁轨道炮由两条平行连接的大电流的固定导轨和一个与导轨保持良好电接触、能够沿着轨道轴线方向滑动的电枢组成。当接触电源时,电流沿着一条轨道流经电枢,再由另一条轨道流回,从而构成闭合回路。当大电流流经两条平行轨道时,在两轨道之间产生强磁场,这个磁场与流经电枢的电流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推动电枢和置于电枢前面的弹丸沿着轨道加速运动,从而获得高速度。发射过程中,轨道将承受电磁扩张力的作用。
根据电枢运动过程分析,枢轨间的接触面存在着相对高速运动造成的材料软化、材料形变等,还存在着由于大电流导致的电弧热,电阻热,焦耳温升和摩擦热等电磁学的行为,导致枢轨的接触表面温度急剧上升,造成电枢烧蚀、电弧侵蚀、刨削、转捩、槽蚀等各种情况,使得枢轨接触面发生摩擦磨损。刨削、转捩和槽蚀是轨道损伤现象的三个主要方面,而轨道损伤是影响发射器寿命的核心因素。
在电磁炮发射过程中,电枢随着加速距离的增大,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多,导致电枢两翼被磨损和烧蚀,电枢的尺寸随着运动距离的加大而变小,导致在轨道的中后段,电枢与轨道失接触而出现枢轨间空气被击穿而打火烧蚀的情况。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微锥型的电磁轨道炮轨道,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枢在轨道末端会发生失接触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微锥型的电磁轨道炮轨道,轨道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电磁轨道炮的电枢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运动;
靠近炮口端的轨道间距小于远离炮口端的轨道间距。
本发明实施例中,轨道间距的差值为1-2mm。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与电枢接触的导向面上设有曲面凸起,曲面凸起沿轨道轴线方向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曲面凸起沿垂直于轨道轴线的截面形状为圆弧或椭圆弧或抛物线。
本发明实施例中,曲面凸起沿垂直于轨道轴线的截面形状的高与弦长的比为0.2-0.3。
另一方面,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轨道炮,电磁轨道炮采用前述实施例的基于微锥型的电磁轨道炮轨道。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磁轨道炮还包括:脉冲电源和电枢;
电磁轨道炮电枢设置在轨道之间;脉冲电源为轨道提供电流;电流依次通过第一轨道、电枢和第二轨道,回到脉冲电源,形成闭合回路。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枢为U形,且包括第一外侧面、第二外侧面、第一内侧面和第二内侧面;第一外侧面设有第一曲面凹陷,第二外侧面设有第二曲面凹陷;第一内侧面和第二内侧面不平行,且夹角的开口朝向与U形的开口方向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曲面凹陷和第二曲面凹陷关于电枢中轴面相互对称;曲面凹陷沿垂直于轨道轴线的截面形状为圆弧或椭圆弧或抛物线。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曲面凹陷、第二曲面凹陷的截面形状、截面尺寸、位置均与轨道的导向面的曲面凸起一致。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未经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03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