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自动穿管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50350.2 | 申请日: | 2016-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6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学忠 |
主分类号: | B28B17/00 | 分类号: | B28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驱动轮 下驱动轮 桥梁施工 上下相对 凹弧 穿管 侧向 驱动 驱动电机 驱动机构 支座设置 钢夹头 橡胶棒 吊耳 滑脱 夹持 轴向 吊装 垂直 容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自动穿管的装置,包括支座、驱动机构和钢夹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驱动轮和下驱动轮,上驱动轮和下驱动轮上下相对且轴向在同一垂直面上,上驱动轮和下驱动轮的中部均具有一凹弧,上下相对的两凹弧用以容纳夹持橡胶棒,驱动电机驱动上驱动轮和下驱动轮按相反的方向同时旋转,所述支座设置用于吊装的吊耳,可降低劳动强度,防止侧向滑脱且驱动强劲。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预制桥梁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桥梁施工的自动穿管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预制桥梁施工过程中,预应力张拉孔道可采用橡胶管抽拔成孔,用于后续钢绞线穿束并进行预应力张拉,如果橡胶管在安装过程中线性不顺畅会对预应力造成很大损失。目前,在桥梁工程施工中,预制梁孔道成孔橡胶棒的安装主要采用人工穿入安装法,即将成孔橡胶管人工运输至钢筋骨架两端,采用一人引导,需要8~10人通过人力将橡胶管穿入孔道中,该方法存在劳动强度大、工效指标低、高位孔道还需搭设作业平台,操作不安全等缺点。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204982667U申请号为201520425379.0公开了一种穿管机包括支座、多个滚轮、两条移动轨道、提升电机、提升架、安装架、钢丝绳、压紧电机、多个传动套筒、连接套管、传动电机、电机支撑板、套筒固定板和丝杠,发明人考虑到传动套筒夹紧力不足,在数量上增加而设置了多个,但从动套筒仅被动旋转,整体驱动力不足,且仍然存在橡胶棒侧向从两传动滚筒间滑脱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自动穿管的装置,可降低劳动强度,防止侧向滑脱且驱动强劲。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自动穿管的装置,包括支座、驱动机构和钢夹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驱动轮和下驱动轮,上驱动轮和下驱动轮上下相对且轴向在同一垂直面上,上驱动轮和下驱动轮的中部均具有一凹弧,上下相对的两凹弧用以容纳夹持橡胶棒,驱动电机驱动上驱动轮和下驱动轮按相反的方向同时旋转,所述支座设置用于吊装的吊耳,所述钢夹头穿设于橡胶棒前端,钢夹头的下部设置滚轮,还包括伸缩托臂,用以带动橡胶棒按预定孔道运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链轮、链条和传动轴,驱动电机连接减速机,减速机出轴设置输出链轮,上传动轴两端设置上驱动轮和上链轮,下传动轴两端设置下驱动轮和下链轮,下链轮外侧设置辅助链轮,所述链条从上链轮外侧啮合,从下链轮内侧啮合,所述上传动轴设置于箱盖,下传动轴设置于箱座,箱盖与箱座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或铰接,另一端开放,箱盖和箱座可扣合为完整箱体,所述箱座固定于支座,所述传动轴两端均设置圆轮,圆轮中心有一通孔,通孔安装轴承,所述传动轴从轴承穿过,所述支座以可上下移动的方式与提升架活动连接,提升电机安装在支座的表面,提升电机输出轴上连接绕线轴,绕线轴上固定钢丝绳的一端,另一端经过安装在提升架上的多个导向轮固定在支座上,所述支座设置丝杠,所述丝杠设置与轴向垂直的凸台,所述凸台可压紧箱盖,所述支座固定设置引导托管,所述引导托管的圆心与上下相对的两凹弧的圆心在同一水平线上,驱动轮的轴向所在垂直面与引导托管的轴向所在水平面相垂直。
一种自动穿管的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支座连同其上的部件移动到待穿管处,用提升电机调节支座到适合穿棒高度的步骤;
手动或电动操作丝杠放松对箱盖的压紧,根据待穿橡胶棒的粗细程度将两驱动轮之间的间距调节到合适距离,将前导管的上弧形板向上翻开的步骤;
将橡胶棒依次穿过后导管、上下两驱动之间的凹弧、前导管的下弧形板,并在橡胶棒前端套上钢夹头的步骤;
将前导管的上弧形板下翻并盖住橡胶棒,锁紧上弧形板和下弧形板之间的锁扣,将箱盖向箱座压合,手动或电动操作丝杠并通过凸台压紧箱盖,同时也导致两驱动轮夹紧橡胶棒的步骤;
启动驱动电机,带动输出链轮转动,带动两驱动轮按照相反的方向同时转动,利用驱动轮表面与橡胶棒表面间的摩擦力将橡胶棒逐渐穿入定位网中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学忠,未经李学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03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